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界的人气选手,创新药界的实力选手,四环医药会先跑入哪个赛道?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医美的“东风”继续吹。
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外企业的加入,医美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卷。如果说做地产的奥园美谷和做女装的朗姿股份是“裸身”入局,那有医药背景的华东医药、四环医药等企业则算得上是“降维打击”。
他们的加入给医美行业原本的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前不久,四环医药公告称,公司附属公司耀忠国际与美国Genesis公司原股东于2021年12月28日签署收购协议,耀忠国际拟收购Genesis的全部股权。据了解,美国Genesis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高品质美学和生物医学产品制造商,主要从事美容设备的开发、制造和分销,专注于微通道系统和脂肪采集产品,用于美容护肤治疗以及整形手术。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于2001年的海南四环医药有限公司,先后将北京四环制药、深圳四环医药等企业纳入四环医药旗下,发展成为了集团化医药企业,并于2007年3月在新加坡上市。又于2009年完成私有化从新加坡退市,2010年在香港主板再次上市。
最初,四环医药以医药产品作为利润收入的主要来源,产品覆盖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等领域。2014年,四环医药与韩国Hugel公司开启了合作关系,由此也开启了四环医药“医药+医美”双赛道的布局。
01 纵览四环医药的整体布局
和所有传统药企一样,四环医药的业务板块中“仿制药”是其重要支柱。据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6月30日,四环医药整体营收中,仿制药占79.16%、医美产品占13.52%、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占7.31%。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四环医药药品中选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图源:Choice数据)
先来分析一下集采政策,从2018年开始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到2021年第四批名单公布,对于所有制药企业来说,参加集采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短期看,被采中的企业,利润下滑是肯定的;没被采中的企业,市场丢失,利润,业绩更是下滑。中长期看,被采中的企业因为在市场获得了“垄断”地位,扩大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长为医药板块的核心企业,同时,低价集采也会逼迫医药企业转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端的投入。
所以四环医药短期内的营收主力仍然是仿制药,但创新药和医美产品无疑将成为公司的“潜力股”。
02 乐提葆打响四环医药医美赛道第一枪
早在2014年四环医药与韩国Hugel公司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共同开发其旗下肉毒毒素和玻尿酸产品在中国市场业务,展开医美行业的战略布局。直到2020年10月,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Hugel注射用肉毒毒素乐提葆才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并于2021年一季度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好景不长,在四环对韩国Hugel的苦心投入与经营即将迎来收获期时,杀出的康桥资本一纸收购公告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了解,2020年10月。康桥资本以拟收购四环医药为由,对企业进行尽调,但康桥资本转头收购了韩国Hugel(四环医药代理的韩国公司)。对此,四环医药指责此前康桥对四环的整个尽调过程是为了获得了其商业秘密,然后用于做出收购的决定。康桥资本也反驳称:此次尽职调查与康桥资本财团的Hugel收购计划无关。
不管中间到底有何故事,康桥资本收购韩国Hugel这一事件更让业内人关注的是“乐提葆何去何从?”,一度给市场带来四环医药的乐提葆肉毒素代理权恐会被收回的担忧。因此四环医药随即两度在公司公告中澄清:在2026年1月前,根据四环医药与Hugel签订的补充协议,除非发生四环代理了其他竞品或公司控制权变更等极端情况,否则5年的独家代理协议不会被中止或改变,即使在此期间Hugel的控股权发生变更也一样不会受到影响。
距离2026年1月,还剩4年时间,对于四环医药来说,这4年时间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我国肉毒素市场潜力巨大,且产品稀缺,乐提葆的上市不管是对于行业,还是对于四环医药本身来说,都具有非凡意义。从四环医药方面来说,乐提葆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现金流,如果产品营销策略得当,很容易以乐提葆这个“点”带动公司医美端资产的“面”。
所以对于四环医药来说,接下来4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医美产品线成为重中之重。
2021年9月公司自研II类产品的童颜水凝(商品名:嘉乐妍)获得NMPA批准上市。此前有媒体称,目前公司手握十余款医美在研产品,包括胶原类蛋白产品、童颜针、少女针等重磅单品,另外公司也从海外BD引进多项高端产品补齐产品矩阵,包括光电类设备、注射类、及其他器械类等,补齐医美产品矩阵的“短板”。
直到2021年12月30日,四环医药宣布,其附属公司耀忠国际已收购美国Genesis Biosystems公司的全部股权,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医美产品管线。Genesis专注于微通道系统和脂肪采集产品,用于美容护肤治疗以及整形手术。
相比媒体此前报道的四环医药的医美产品线,有公开动作的仅有童颜水凝和吸脂塑形设备,其他产品“尚未开花”。所以纵观四环医药的医美产品,不难看出,其面临“青黄不接”的难点。
再反观打响四环医药医美赛道第一枪的乐提葆,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目前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面临4年后产品代理归属的不确定性,但是短期内给四环医药带来的收益还是很明显的。但同时,由于肉毒素市场空间的广阔以及国内产品的稀缺,各大公司对肉毒素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抛开现存的肉毒素品牌保妥适、衡力和吉适不谈,其他企业也在争相入局肉毒素,①昊海生科重金押注Eirion,拓展肉毒毒素产品线,据公开信息,Eirion是一家位于美国波士顿地区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目前主要从事A型肉毒毒素产品(ET-01/AI-09)及小分子药物产品(ET-02)的产品研发工作;②通过牵手韩国合作伙伴,华东医药也拿到了肉毒素产品的“门票”。公司将获得韩国Jetema公司的A型肉毒素产品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③爱美客也曾透露“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产品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除了合作研发产品,爱美客还通过股权投资,布局肉毒素领域。爱美客拟使用超募资金约8.56亿元人民币对韩国公司Huons Huons Bio进行增资并收购Huons Bio部分股权事宜完成交割(目前暂缓收购)。
03 漫漫创新药之路,蕴藏更大潜力
与医美版块同样处于“边缘地带”的创新药版块,早在10年前便已开始。
实际上,虽然四环医药的医美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未来市场前景颇为乐观,但总体来说,医美产业只是四环医药的冰山一角。那么创新药是否能体现四环医药更多的价值呢?
2021年12月31日,四环医药全资子公司轩竹生物获得了超6亿元B轮投资,本轮融资后,轩竹生物的估值已经达到70亿元,未来将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管线的投入建设,增强独立自主的持续创新能力。2020年,轩竹生物获得国投招商战略投资,完成9.63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45亿元。从资本的角度看,能短期内获得两次巨额投资,这个标的一定是比较优质的。
从团队角度,轩竹生物有一流的国际化海归科学家团队,目前,公司团队中研发人员数量接近400人,硕博比例超过50%。还有报道显示:不同于一些依靠资本推动,以买入海外产品为主的biotech公司,轩竹的产品基本均为自主研发,不依赖于License in和CRO,具有持续创新、持续产出的能力。
从这方面看,四环医药的创新药业务“底子够厚”,人员和资金都有过硬的实力。相比于医美业务,创新药未来发展更加稳健。
另外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创新药是国家一直扶持和鼓励的项目,集采政策的实施也是有意向倒逼医药企业做创新药研发。
有消息称,轩竹生物的产品已经进入收获期,未来每年持续将有1-2个项目进入到临床开发阶段。根据当前的研发进度,可以预计未来几年轩竹生物将陆续有多款新药获批上市,迎来产品收获期。所以轩竹生物的估值上升潜力非常大。
整体来看,短期内四环医药更大的价值在于仿制药,战线再拉长一些,创新药的价值将显露无疑。未来,医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尚未可知,但仍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