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药物减重市场开启“内卷”模式,药企鏖战谁能拼出一条“大路”?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762

( 0 )

( 0 )

( 0 )

2023-02-28 10:06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只要自带减肥属性,药品就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需求就会出现大单品。减肥,是当代人永恒的话题。医美减肥手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纵观医美瘦身塑形手段,大体包括手术类吸脂、腹壁成形术在内的多种方案;而非手术类则包括光电类、注射类,也就是冷冻溶脂、射频溶脂、溶脂针、肉毒素等,医美技术为瘦身提供了更多“捷径”。


除此之外,医药领域的减重项目及药品也在快速走向市场。

 

2月初,诺和诺德在其2022年财报中提及,公司大单品诺和泰,其专利在中国受到无效诉讼。公开资料显示,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独家产品,2017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021年6月又获批减重适应症。


但是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上市,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并不包括减重。但是司美格鲁肽进入国内市场后,相比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更多被滥用作减肥“神药”。


现实来看,司美格鲁肽即便在国内没有获批减重适应症,但也并不妨碍终端消费者对它减重效果的认可。


如今诺和诺德在国内被判专利无效,不仅影响着其高血压用户群体,也同样影响着减重人群。诺和诺德现已向北京知识产权局提起上诉,以求重获专利保护。司美格鲁肽专利保护最终是否无效,还需等待诉讼结果。

 

行业内减重药物,司美格鲁肽并不是“唯一”


2月16日华东医药接受机构现场调研时表示,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糖尿病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于2021年9月获得受理,并于2022年8月完成发补研究资料递交,目前处于发补资料审评阶段,预计有望于今年第一季度获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于2022年7月获得受理,目前处于审评阶段。产能建设方面,利拉鲁肽注射液现有产能可以满足近1~2年的需要,产品获批上市后公司也将根据市场情况提前做好相关的产能规划安排。


华东医药介绍研发中的两款司美格鲁肽,一款由子公司中美华东与参股公司重庆派金合作开发,分别负责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处于临床一期;另一款为中美华东参股的九源基因自主研发,处于临床三期。


也正是华东医药旗下的中美华东就相关酰化GLP-1化合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专利(专利号200680006674.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除了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也是各厂商必争之地。三种药品均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相似。其中,司美格鲁肽是在利拉鲁肽的基础上开发,因此给药周期更为方便,两种药品的原研厂商均为诺和诺德。技术壁垒上,利拉鲁肽相对较低,也吸引更多企业布局。


国金证券统计,目前共有11家国内厂商的利拉鲁肽处于上市申请中、临床三期试验。与之相比,司美格鲁肽的技术门槛更高,但目前也有8家国内厂商在申请、开展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试验。


根据华东医药公告,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为诺和力的生物类似药,生产工艺与原研厂家不同。国内尚无厂家提交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中美华东为国内首家提交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个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肥胖或超重适应症)注册申请并有望成为首家获批的企业。


如果诺和诺德的专利被认定无效,那么与之功效对标的产品将会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减肥药品市场的内卷,正呈现两个维度。一方面,国内厂商紧盯进口药的专利期限。另一方面,外资厂商也在药品技术上更新迭代。减重市场竞争如火如荼,更新迭代加快,大部分公司战略也是“攻守”相宜,试图为自己产品开辟出一条宽阔大路。4月12日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就是聚焦在「新材料 新技术 新趋势」方向,我们一起解码医美市场新方向,共探行业新增量,预见轻医美新未来!杭州见!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