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80%出现亏损?医美机构联手“自救”时代正式开启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703

( 0 )

( 0 )

( 0 )

2024-08-29 09:45

近日,有消息称,上半年80%医美机构都在亏损,盈利的仅有一成。


按此前卫健委统计口径换算,全国范围内仅1500家专科医美机构能够实现盈利。而根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1月份公示数据整理,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8584家(其中不含公立机构及民营综合),以上传言可信。


640_副本.jpg


就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医美机构来看,即使是头部医美机构业绩也未必向好。


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美丽田园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加9%。其中,基石业务美容和保健业务实现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3.6%。


瑞丽医美上半年预亏200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9.39%。


韩妃医美业绩承诺未达标,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5亿元,净亏损237万元;而2023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84亿元,净亏损2125.19万元。


华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4%;实现净利润348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28%。


其中,南医大友谊整形医院营业收入下降2054万元,青岛华韩整形医院营业收入下降352万元,北京华韩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436万元,四川悦好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786万元,长沙华韩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664万元,南京华韩奇致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2065万元。


朗姿股份旗下米兰柏羽、高一生、晶肤医美、韩辰医美、郑州集美上半年均实现了营收的增长,而武汉五洲则略有下滑。据了解,武汉五洲上半年营收为1.0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13亿元。


640-1_副本.jpg

(来源:朗姿股份半年报)


此外某大型连锁医美机构运营经理分享,其第二季度营收增长19%,客流量增长26%。


宏观来看,医美机构的业绩近年来业绩一直比较有压力,据悉2023年仅杭州就有50+家医美机构申请下牌倒闭。


而对于医美机构的竞争情况,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下游机构都出现了打价格战的情况。以我所在的机构为例,爱美客的王牌大单品“嗨体”价格也逐步走低。价格战背景下,线下医美机构经营压力较大。


而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医美机构会选择通过股权置换、资源置换等方式,以某一优势资源或运营优势作为纽带,组成非品牌连锁医美集团。甚至有的已经达到了数十家机构的规模。


还有部分医美机构选择布局OEM产品将业务延展至上游,摆脱下游喝汤的局面。公开资料显示,朗姿股份、华韩股份、艺星等头部医美机构就试图以OEM玻尿酸破局,向上游要话语权。


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舆情信息中心主任丁阳在调研了多家轻医美机构后曾表示,消费者变化推动了轻医美发展。轻医美在高速渗透的同时,也将倒逼医美产业品质升级提速。 下半年医美机构是否会维持以上发展态势,还需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