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2025-09-12 16:32
  • 欧邦琪透明质酸钠凝胶皮肤充填剂获FDA批准

    9月11日,沃尔登卡斯集团宣布,公司旗下Obagi Medical品牌的首款透明质酸注射用凝胶Obagi® saypha® MagIQ™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产品由奥地利科罗马制药研发,采用专利 MACRO Core 技术,能形成稳定的三维透明质酸基质,旨在提供自然效果、均匀分布及可预测的注射体验。沃尔登卡斯计划于 2026 年在美上市,并与现有护肤业务形成协同,推动 Obagi Medical 成为集护肤与医美为一体的领先皮肤学品牌。

    2025-09-12 16:31
  • 朗姿股份拟9247万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股权

    9月10日,朗姿股份(002612)公告拟以9247.5万元现金收购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67.50%的控股权。这一交易既是其医美全国布局的关键落子,也是 "体外培育 + 成熟收购" 模式的再度实践,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朗姿的资本运作路径备受关注。


    截至2025年3月31日,重庆米兰柏羽100%股权评估值1.37亿元,对应67.5%股权价9247.5万元。标的业绩支撑显著:2024年营收1.48亿元、净利514.7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00万元、净利401.89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2025-09-12 16:31
  • 叮当健康加码“创新药”布局 与礼来达成合作

    近日,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与礼来集团(以下简称“礼来”)达成合作,继北京地区之后,叮当健康在广州、深圳的药房正式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

    2025-09-11 15:35
  • 绽妍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

    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绽妍生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绽妍生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绽妍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两大板块,具体来看旗下拥有专注肌肤问题修护的“绽妍”、婴幼儿皮肤学级护理品牌“绽小妍”及生物活性复合酸品牌“德菲林”三大核心子品牌。

    其中,“绽妍”品牌在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表现强劲,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敷尔佳与巨子生物。


    2025-09-11 15:35

 医美行业观察

多款重组肉毒素陆续发布新进展!谁将摘得国内首证?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902

( 0 )

( 0 )

( 0 )

2025-07-03 10:06

近日若弋生物研发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将针对65岁及以下成人因皱眉肌或降眉间肌活动引发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开展研究。


仅隔两月,乐普医疗子公司乐普健糖申报的同类型产品也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这两项进展标志着肉毒素市场正加速发展。


9.png


除上述企业外,君合盟、迪新宸科、耀海诺信等公司也在推进重组A型肉毒素研发。


君合盟产品即将进入III期临床阶段,迪新宸科的DN001于2024年8月获批开展中重度眉间纹临床试验。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医药独家经销的YY001与博特维克生物的产品均已提交上市申请。


由于肉毒素产品通常需要八年到十二年的研发周期,其中临床前阶段三至五年,临床试验四至六年,监管评审一至二年,当前进展最快的华东医药YY001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肉毒素产品。


相较于近期密集获批的玻尿酸、再生产品、家用美容仪等,肉毒素发展进程显得尤为缓慢。这种现状为入局企业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窗口期。


10.png


同时目前国内已获批肉毒素产品中,除保妥适同时覆盖眉间纹、鱼尾纹和咬肌肥大适应症外,其余产品均仅获批眉间纹治疗。在研的重组肉毒素也多聚焦于此。


从作用机理看,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导实现肌肉松弛,主要适用于动态性皱纹改善领域。


因此肉毒素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其可改善的皱纹类型涵盖额横纹、鱼尾纹、鼻背横纹、口周纵向纹及颈纹等,在轮廓塑形方面还能应用于瘦脸、瘦肩、下颌线提升和小腿塑形等。


这些尚未充分开发的适应症领域,为企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


重组肉毒素的研发浪潮正推动中国医美市场进入技术迭代期。


面对当前扎堆眉间纹的研发同质化现象,企业亟需跳出单一赛道,向额纹、轮廓塑形等未充分开发的适应症突围。这种差异化探索或将重塑肉毒素市场的竞争格局。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