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华熙生物商标失效

    据悉,华熙生物申请的多项与旗下护肤品牌“肌活”相关的商标均未能注册成功。目前,华熙生物在第3类商品中尚无已获准注册、处于有效状态的“肌活”商标。

    5小时前
  • 恒瑞医药拟在中国递交体重管理产品HRS9531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HRS9531-301)获得积极顶线结果。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2mg、4mg、6mg)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达到优效性。

    同日恒瑞医药表示,近期将在中国递交HRS9531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新药上市申请(NDA),Kailera正在推进HRS9531(KAI-9531)全球临床研发。


    5小时前
  • 国内首个超能电浆 Renuvion®正式发布

    7月11日,美国医美技术龙头企业Apyx Medical 旗下品牌 Renuvion® 超能电浆微创紧肤技术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开启美容外科微紧肤创新时代。

    2024年10月,超能电浆以“国械注进20243010567”号获得中国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人体软组织进行凝固或用于改善颈部和颏下区皮肤松弛。2025年5月,Apyx Medical与格睦(无锡)科技公司签署了超能电浆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协议。


    5小时前
  • 乐华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近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孙京军,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目前,杜华丈夫孙一丁仍担任该公司董事。


    1天前
  • 京东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

    据悉京东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低调在北京亦庄开业。这是京东旗下首个自营医美诊所,目前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该门店并未单独开辟新区域,而是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目前已试营业2个多月,但一直以来面向京东内部员工营业,并未对外。此次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在京东 APP正式上线后,标志着京东医美的线下业务已正式对外营业。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医药流通“四大天王”已全部下场,但好牌还需深打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533

( 0 )

( 0 )

( 0 )

2025-07-16 10:21

前段时间,昊海生科与华润医药签署战略合作的新闻一度引发行业关注,但作为医美业内人更多关注在昊海生科未来的布局和动作上;但作为医药业内人,可能更多地关注华润医药的动向。


在医药领域,国药、上药、华润医药、九州通,被称作医药流通“四大天王”。随着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的合作达成,至此,医药流通“四大天王”已全部下场医美行业。


1.jpg


据公开资料显示,九州通是最早切入医美赛道的,九州通也是唯一一家民营集团。2016年就投资了爱美客,后续又对巨子生物、绽妍生物等医美企业进行投资。今年又出资6.73亿元取得重整后的奥园美谷3.6亿股转增股票。


九州通在医美领域的合作并不局限于投资,2021年,九州通与华熙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供应链。


此外,九州通还与朗姿医疗签署战略协议,为全国25家医美机构集中供应药品耗材,并探索医美产品联合推广模式。


国药、上药在医美赛道的切入中则略显滞后。


上药是在2023年与仁会生物合作后,才开始在医美行业有了更多声量。这其中,上药发挥的是直销与分销的资源优势。在2024年,上药控股与法国知名医美企业VIVACY公司达成研发销售合作,将开启VIVACY玻尿酸在中国的审批推广。


国药则在此前成立了“医美平台”,所涉及的产品和业务相对丰富。国药致君引进德国进口Amalian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旗下还有安渼沁系列产品、Kinbewty品牌强脉冲光治疗仪等,是产品布局比较丰富的企业。


作为最后一个跨入医美赛道的企业,华润医药决定深度绑定昊海生科。在双方合作中也提到,华润医药发挥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生产成本的合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从而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医美产品。


2.jpg


医药流通“四大天王”涉足医美领域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发:


一是线下OTC渠道有望成为医美的下一增长赛道。不仅仅是四大天王与医美企业的合作,包括锦波生物联姻养生堂、珀莱雅进驻九州,还有最早的薇诺娜、可复美在OTC领域的布局都揭示出这一趋势。


而对于现下的医美还有来说,可突破OTC渠道的产品只有面膜、口服产品,但是用这些产品口碑反哺到医美机构,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这也是医药流通“四大天王”所具备的最明显的优势。


二是药企入局医美需要更深入。这四家企业与医美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供应链合作,抑或者是投资。但回看当下跨界做得好的医药企业都是“以身入局”,华东医药、四环医药等企业都在切实做产品。


医药流通“四大天王”悉数入场医美,其强大的渠道网络无疑为医美产品触达更广阔市场(尤其是潜力巨大的OTC渠道)铺平了道路,也标志着行业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然而,从当前的合作模式来看,无论是供应链协同还是财务投资,多数仍停留于表层赋能。医美行业的竞争核心最终将回归产品力与品牌价值。


四大巨头若想在这一领域真正立足并引领风潮,必须超越“流通商”或“投资人”的角色,躬身入局,在产品研发创新、品牌建设、终端服务等核心环节投入“真功夫”,将医药领域的专业积淀深度转化为医美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方能将渠道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市场领导力。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