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资本继续狂热,现在布局医美机构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641

( 0 )

( 0 )

( 0 )

2021-05-20 09:45

导读:医美行业又热闹了,医美行业一直热闹。


5月18日消息,拉芳家化(603630)与鹏爱医美国际(AIH.US)日前在深圳举行签约仪式,拉芳家化宣布,以约1亿元人民币资金参与鹏爱医美国际定向增发,两家上市公司将在从资本、品牌、产品、客户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合力做大中国医美产业蛋糕。5月18日早盘,拉芳家化股价“一”字涨停。


这件事在医美这样躁动的圈子里,也没有翻起特别大的风浪。医美的高增长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各家挤破了脑袋想同医美搭上一点边。可是纵观医美市场,赤手空拳想入局的,几乎不可能。医美有市场化的一面,也有不能市场化的一面,终归是比较专业的行业。尤其是上游玩出圈的企业都有几十年的研发历史,或者是有医药研发背景,所以新入局的玩家一般会“绕道而行”“抄近路”,中游的医美机构就是它们选择的最佳赛道。


01 纵观国内医美机构格局 各有千秋


医美行业的中游一直是一个集中化程度不高的领域,我国整形美容医疗服务机构按所有权性质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包括烧伤整形科、医疗美容市场的公立综合医院和公立整形美容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主要包括民营连锁整形美容医院和民营单店整形美容医院,按照规模的大小私营机构可分为大型连锁医院、专科民营整形医院以及医生民营诊所等几类。整体来看,类型比较多。


小型民营诊所一般是医生创业型诊所,依靠医生的个人影响力链接到用户,这种诊所一般具有很强的个人技术特色,用户粘性也比较高。


专科型民营整形医院在国内比较小众,有代表性的是成都easySCULPT怡脂。其经营赛道比较细分且新颖,其实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单一的治疗项目能提供给用户的选择也就更少,机构的利润点也会降低。


在民营整形医院中,比较成熟的、活跃的连锁医美机构不在少数,美莱、艺星、华美紫馨、伊美尔、鹏爱医美等集团型机构。在全国多地区均开有分店,医院诊疗科目一般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等。


一般来讲,他们的特点是在国内医美市场经营的历史比较久,由于多年的线下及百度广告投放历史,在医美消费者认知力属于“大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口碑及规模效应。


同时,在产业里他们也属于议价能力较强的机构,是上游品牌方最重视的客户。


所以故事也就发生在比较活跃的大型连锁机构中。


02 狂热的资本,瞄准医美机构是“正途”?


除一些先天有医美基因,前些年抓住医美风头的机构集团外,细数近些年,尤其是今年,一些连锁机构频频被资本相中。


苏宁环球通过并购的方式在多地实现医美机构的布局,苏亚医美业务也持续稳定;朗姿股份收购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今年3月,地产商奥园美谷披露拟斥资6.97亿元收购浙江连天美55%股权;今年4月,金发拉比宣布收购广东韩妃医疗机构……


收购事件都发生在医美机构行业中,医美行业发展势头自然迅猛,但如今狂热的资本纷纷涌入,这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医美机构市场集中度,以及行业净利润来看。


医美机构市场大而散,集中度很低。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约占到全国开展医美项目经营的美业店铺的14%,其中医院/门诊部/诊所占比分别达到 29%/33%/38%;从机构结构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大体量医美机构仅占市场的6-12%;中小型机构是目前的主力形态,占到机构数量的 70%-75%,另外还有16%-22%的小微型诊所。


图片

除高度分散外,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医美机构利润率也并不高,


图片

图片

从毛利率水准看:行业普遍水准在 50%-60%之间,从朗姿、华韩、瑞丽来看,一个较为普遍的趋势是毛利率稳中有降;从费用端来看,销售费用率在30%-50%之间,净利率视机构成熟度集中在5%-16%之间。医美行业的获客营销方式整体较为单一,主要包括传统广告(户外、梯媒、地铁广告、搜 索引擎),新美大等互联网平台,以及渠道获客(美容院或其他异业方式引流),根据艾瑞 咨询数据,传统广告/渠道获客引流成本在 60%-90%/30%-70%不等,新美大引流成本则在10%-40%之间,且 ROI 更高,由此后者目前成为医美终端机构更为青睐的引流渠道。从几家上市公司来看,销售费用率普遍在20%-50%之间,符合前述引流成本区间,管理费用率则在 10%-20%不等,由此净利润水准集中在 5%-16%之间。


相比于医美上游企业超90%的高毛利率,中游机构着实是“小巫见大巫”。但是随着医美消费人群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家监管越来越严格,未来医美机构会出现集中度逐渐升高的趋势。所以资本现在入局是在“赌一把”,谁能脱颖而出都是未知数。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