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2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2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2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025-07-31 11:05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025-07-31 11:05

 医美行业观察

阿里集团做医美医疗,底气在哪?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289

( 0 )

( 0 )

( 0 )

2020-09-08 10:19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阿里集团医美医疗负责人张帅近日在梅花学院以:经营阵地升级,阿里生态打通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主要解析了支付宝本地化对医美行业的有利影响、医美机构旗舰店的有利玩法、淘宝千人千面逻辑、赛马逻辑等内容。




今天主要想简单跟大家聊聊怎么能够在阿里的生态里去更好的获得交易、获得更好的流量。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们对外的时候一直讲我们叫天猫医美,但是其实在今年5月1号,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架构调整,从天猫医美变成了阿里集团的医美医疗。


张帅.png


支付宝向本地化靠拢



那么这和过去我们做天猫医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简单的回顾一下,今年3月份,支付宝进行了一次大的升级:支付宝要做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今天的支付宝已经从我们曾经普遍理解的淘宝交易工具、理财工具、还花呗、交水电的工具等等开始向本地化服务靠拢。比如说,包括本地的买菜,甚至包括医美医疗等行业,都开始大量在支付宝里面做了露出。


实际上,在疫情期间,整个支付宝上的各种各样的小程序,访问量是暴增的,带来的交易增速也非常快。这也是这一次支付宝改版的目的:让支付宝能更多的满足个人生活服务的一些需要,同时扶持国内线下的小商户、服务业,为传统的服务业做一次较大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可能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服务业。


以前,不管是淘宝和阿里,都比较缺乏本地化的属性,而目前在很多地方的露出,已经基于本地化了,最重要第一个入口在搜索。


我们在回来看支付宝带给医美医疗的,跟此前相比,现在我们打开支付宝,会看到首页很多位置的功能都基于本地化了,比如外卖、口碑、美食、旅游、出行、电影等等。


如果你的支付宝是新版本,那么在口碑美食里面,可以看到医美医疗频道。


其次在支付宝最下边底栏中间有一个口碑,点开也能看到一个叫医美医疗的icon,而且在用支付宝付款之后,也会链接到一些活动,作为营销资源。


淘宝的逻辑



那么对于医美医疗,支付宝、淘宝以及阿里生态能带给我们什么?


在我的感受里,淘宝这个平台、产品,就是一个社会。很多商家说为什么在淘宝开店了没流量,实际上作为淘宝这么大的交易平台,如果淘宝没有流量,全国也找不到几个有流量的平台了。


作为用户,在用淘宝的时候大家可能有这样一种感受:我在淘宝上搜过、看过什么, 当我再次打开淘宝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总会出现在我的屏幕上,这个其实是淘宝最大的一个逻辑。


在淘宝上很难就行业、商品性质而直接给到流量入口,但是会通过猜测用户喜欢什么商品,然后就给用户推送什么商品。


淘宝的核心逻辑不是人找货,而是货找人。


阿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用户画像的标签等等,基本上能猜到用户会喜欢什么,想了解什么。


如果一个用户,曾经做过医美,那么当他打开淘宝的时候,医美的产品就很容易推到他眼前,尤其如果他是在某个商家店铺里成交的,那么这个店铺也更容易被推到用户面前。


对于用户在淘宝上成交的商品,不管用户是从什么渠道对这个商品产生的兴趣,但只要是在淘宝成交的,淘宝的算法等各种各样的工具就会很支持这个商品和商家,这是淘宝很核心的一个逻辑。


有的商家会疑惑,为了入驻了没有流量,我们之前说淘宝就像一个社会,比如你在朝阳区,开了一家店,但是没有露过招牌,那很多用户其实是看不到你的。


所以商家的运营端口,就要把更多的人招呼到自己的店铺里。 


怎么做呢? 


给用户一点好处,打折、买一送一等等,如果一个商家进入了平台,但是本身没有做过任何这种招呼用户的动作,那么第一他是很难吸引到用户的,第二算法本身很难支持你。


一些老板直接跟我说,能不能给一个位置,但其实在淘宝里,很难有人工能去动位置的。而且淘宝的算法逻辑经常变。


但是据我了解,第一逻辑仍然是千人千面:每个人搜相同的关键词,比如玻尿酸、肉毒素,每个人搜出来的品都不一样,它是根据你喜欢什么,或者猜测你可能会喜欢什么来进行推送的。


第二逻辑是赛马逻辑,不光是指产品,对用户、商家、员工,所有东西都是赛马逻辑,谁跑得快我就把资源给谁,具体规则有很多。


我们举例其中某一个影响因素,比如有一家每天都能成交100万的店A,和另一家每天只能成交30万的店B, 两家都坚持一年了,那肯定是店A会跑到签名去。


在比如,店A每个月卖一百万,店B第一个月卖10万,第二个月卖20万,第三个月卖30万,那么店B可能会跑到前面去,因为它认为店B的增长性更好,增长性高会很有利于一些权重排序。



基础运营力>直接买流量



在搜索栏这个入口下,我建议商家们可以注意以下SEO,投百度的时候大家会条件反射的做SEO,为什么到淘宝就忘了呢,不投钱其实无所谓,但是自己的优化步骤,SEO一定要做,把用户搜到比较多的一些关键词加进去。


店铺的基础运营非常重要。


我不鼓励商家一来就投钱买流量,很多医院的老板很有钱,一来就想花钱卖流量,但是如果店铺整个基础运营比较差,比如装修、销量数据等等,即使用户通过关键词搜到你排名第一,但是仍然不会产生信任感,对于一个用户体验感比较差、基础运营差的店铺,即使出现在首页,也不容易产生成交。


用户很可能会跳过你,去看后边的。


一些会玩的商家,越是做了广告投放,在那个时候越是会打折,刺激整个交易,巩固自己的基础数据。


其次我们鼓励商家去做直播,但是很多商家经常说直播没流量,干两天就不干了。


大家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淘宝上火起来的主播,是花了很多心思的,直播运营里面有一些很细节的东西。而且做直播的时候,如果有一些数据造假等等的行为,平台会给你降级处理,这里面也是赛马的逻辑,播得越好,越愿意给资源。


再一个,对于618和双11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定要积极参与,因为在整个活动期间,报名的商家和商品会有额外加权,没有报名的就会差很多,只能捡漏,更多的活动入口和会场资源会给到已经报名的商家。


最后,天猫也是非常支持私域流量玩法的,尤其是在旗舰店,非常讲究自运营能力,旗舰店的粉丝积累、用户复购、关注了你的店铺的粉丝,有很多机会在首页里、banner位里面看到你。举个例子,比如双11,即使这个用户没有计划买双光子,但是他作为你曾经的成交用户,在别的很多地方看到了你的水光针露出,再结合一点利益刺激,他很可能就下单了。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