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轻医美有多“轻”,市场就有多“重”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846

( 0 )

( 0 )

( 0 )

2021-04-29 09:19

导读:近日,天风证券指出,颜值经济推动医美市场高景气,医美接受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增速领先全球,但当前我国医美渗透率相较于大部分发达国家仍较低,预计在渗透率持续提高下医美市场将保持高增,预计2023年有望超3000亿元。


另外据数据统计,韩国医美渗透率全球最高,18.2%;美国次之,为15.7%;日本则以10.3%的数据位列第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内地的医美渗透率3.6%,虽然即将追上香港,但是相比以上国家还有明显差距。


就当今中国市场而言,活跃的医美行业入局者甚多。华东医药、四环医药、奥园美谷、金发拉比……其实不论哪个玩家从哪个角度切入,它们打进的都是轻医美的市场。


对于产业链中玩家来说,跟轻医美沾边的产业更有活力,也更好切入。那跟轻医美沾边的玩家到底有哪些?


近期非常活跃的华东医药宣布旗下“少女针”获批,它是一款兼具玻尿酸和童颜针的功效,可达到填充效果,又可促进再生自体胶原蛋白的产品;还有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素品牌乐提葆也正式上市;其次“外行”奥园美谷除收购医美机构外,还布局了绿色纤维业务,同时切入了百亿胶原蛋白市场……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A股上市的三大巨头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都是在原料端做得风生水起,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医美终端产品。


所以纵观之下,与注射、填充项目相关的企业异常活跃,整个市场也更加包容。


反观,隆胸、隆鼻等需要手术操作项目,也就是“非轻医美”链接的假体品牌在市场中并不活跃。首先它们与医生的绑定关系非常强,对医生的技术依赖也更强。一款产品想做好推广,除教育消费者外,还要与医生做好沟通,甚至要“培训”医生。这无疑在产品到达求美者之前又增加了一道屏障。


举例来看,在与隆胸、隆鼻等项目的相关企业中,强生在隆胸市场一家独大,其他小品牌难以突围。虽然隆胸手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因隆胸引起的并发症依然存在,甚至成为求美者在选择隆胸手术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和所有手术类项目一样,不仅对产品要求高,对医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取得求美者信任的过程非常长,需要较长时间的考验。


再加上我国医美渗透率低,目前对医美的接受度也不高,这种高风险的手术项目并没有被普遍推广开来。


01轻医美为何受欢迎?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知识点是,轻医美并不等于轻风险,而是“非手术”的项目才被称为轻医美。


所谓轻医美包括玻尿酸注射、填充,肉毒素注射,光电美肤等项目。对于医美机构来说,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项目已经成为其纳客引流的手段。


而轻医美最重要的特质是标准化和可复制性,热玛吉、热拉提等光电仪器的诞生给治疗技术的要求不那么强,偏重皮肤护理的连锁机构更多发展的可能;玻尿酸、肉毒素注射越来越成品化、标准化,也给操刀技术没那么强的医生更多选择。


除此之外,复购率高是非常重要的点。引流款和高频款项目对于一家医美机构来说,带来的就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并且这些顾客都是潜在的“重医美”用户。


对于求美者来说,轻医美的特点是恢复期短、单价相对较低,大众的接受度比传统的医美项目要高很多,通过低价项目引流之后,医院在引导消费者进行其他尝试的时候也不会太困难。


轻医美瞄准的人群并不是传统医美的固有人群,而是正在被教育并且逐渐接受“轻医美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新客,轻医美逐渐成为一种周期性的日常消费品。


除此之外,轻医美爆发之下,线上线下越来越协同化和标准化,也给互联网平台及医美服务商更多发展空间。


如果说“重医美”中,医生是这个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轻医美”中的每一环都非常重要,所以“轻医美”是一个市场程度非常“重”的产业。因为从上游的材料商、设备商,到中游的医美机构都环环相扣,牵扯到的企业庞大而繁杂。轻医美也能“养活”更多产业链上的玩家,上游的设备、原料商,中游的医美机构,以及中下游的互联网等服务商。


02轻医美真的成了“万金油”?


不管从求美者的接受度,还是从上下游企业的投入力度来看,轻医美都是具有无穷潜力的。在轻医美大受欢迎的情况下,也应该意识到轻医美要继续爆发,还需要克服很多问题。


轻医美开始“比拼技术”的同时,又在“忽视技术”。它更加依靠设备和原材料,也更加注重生产厂家的研发技术;而渐渐忽视了医生的技术。轻医美确实不像传统手术类的项目更看重医生的技术,但轻医美从根本上讲是医疗行为,无论医美机构还是商家,亦或是消费者都应当理性看待其功效与作用。


另外,众所周知医美行业的上游厂商是过得“最滋润”的,因为准入门槛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所以主动权在它们手中。同时,也因为玩家太少,容易出现同质化问题。同质化进而导致的价格竞争,“黑医美”现象更加猖獗。


所以整体来看,“轻医美”给机构带来更多便利;给求美者带来更多选择;也给上下游企业带来更多可开拓的市场空间,整个产业链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这样印证了标题:轻医美有多“轻”,市场就有多“重”。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