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2025-09-12 16:32
  • 欧邦琪透明质酸钠凝胶皮肤充填剂获FDA批准

    9月11日,沃尔登卡斯集团宣布,公司旗下Obagi Medical品牌的首款透明质酸注射用凝胶Obagi® saypha® MagIQ™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产品由奥地利科罗马制药研发,采用专利 MACRO Core 技术,能形成稳定的三维透明质酸基质,旨在提供自然效果、均匀分布及可预测的注射体验。沃尔登卡斯计划于 2026 年在美上市,并与现有护肤业务形成协同,推动 Obagi Medical 成为集护肤与医美为一体的领先皮肤学品牌。

    2025-09-12 16:31
  • 朗姿股份拟9247万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股权

    9月10日,朗姿股份(002612)公告拟以9247.5万元现金收购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67.50%的控股权。这一交易既是其医美全国布局的关键落子,也是 "体外培育 + 成熟收购" 模式的再度实践,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朗姿的资本运作路径备受关注。


    截至2025年3月31日,重庆米兰柏羽100%股权评估值1.37亿元,对应67.5%股权价9247.5万元。标的业绩支撑显著:2024年营收1.48亿元、净利514.7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00万元、净利401.89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2025-09-12 16:31
  • 叮当健康加码“创新药”布局 与礼来达成合作

    近日,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与礼来集团(以下简称“礼来”)达成合作,继北京地区之后,叮当健康在广州、深圳的药房正式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

    2025-09-11 15:35
  • 绽妍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

    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绽妍生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绽妍生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绽妍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两大板块,具体来看旗下拥有专注肌肤问题修护的“绽妍”、婴幼儿皮肤学级护理品牌“绽小妍”及生物活性复合酸品牌“德菲林”三大核心子品牌。

    其中,“绽妍”品牌在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表现强劲,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敷尔佳与巨子生物。


    2025-09-11 15:35

 医美行业观察

整形医生的独白:构建美学认知体系是医生和消费者观念契合的关键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640

( 0 )

( 0 )

( 0 )

2021-12-30 09:52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12月2日,在由医美产业笔记主办的“新医美·加速生长 2021全球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上,郭新雯医师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整形医生的独白》,以下是部分演讲内容:


1.jpg


身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从事临床10年余,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研究生方向专攻的就是整形外科学,工作初期的治疗范畴是以整复手术及美容整形手术为主,曾经的我也是一个沉迷于手术的外科医生。早些年的工作内容80%是以手术为主导,20%是以微整注射为主。后期时代更迭,随着医美产业的变化,工作重心逐渐变为了80%以微整注射为主,近4年来更是深耕于微创注射板块。


01 机构、医生和消费者观念的契合


回顾看了一下自己2020年疫情前的足迹,曾经去过9个国家,84个城市,那时希望能够更多的吸收学习到整形知识前沿技术。因为早些年,我们都会觉得国外的整形行业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前沿。但这种观念的转变是在201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参加一次整形大会的时候,那次到场参会的人数规模只是国内同类型会议的一个分会场的规模,参会人员更多关注的只是大体板块或某一个专项里常规治疗方式,没有像国内会议那样不同板块的细化深究。那个时候就感觉到,中国的整形行业开始崛起,并且慢慢走上了引领的角色。


2.jpg


疫情后的这两年,由于会议及坐诊的原因我会出现在国内不同的城市,每个月都会提前发布自己的行程轨迹,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近两年余,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所有患者了解我什么时间会出现在哪一个城市。虽然有很多的学术会议覆盖我的行程,但依然会保证每个月2/3的时间是用来坐诊,帮助患者面诊问题及实施治疗,每月会有五六天参加学术会议及与医师友人们做临床分享,再有给自己留下两三天时间休息。


由于各种缘由,有机会去到国内很多的城市,接触到当地的机构、医生、患者,慢慢地我发现,同一时间和空间,但不同的地域也有很多差异化。不同地域的人群会有抗衰理念的差异化;不同的品牌在不同地域的品牌背书以及品牌认知度的差异化;还有医生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此外还包括审美认知的差异化,审美的认知不只是说医生的审美认知,还有消费者也存在审美认知的差异化。


3.jpg


我主要的诊疗区域是在江浙沪,每月坐诊时间在20到22天,坐诊机构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沪这个范围。曾经主要的坐诊机构是在铂曼医美,一家专注做中高端且坚守医疗本质,小而美的中型直客连锁机构,在那担任整形外科院长一职。今年的8月很荣幸加入并受聘为艺星的微整形院长,定期在杭州艺星出诊。同月也有幸成为上海凯渥医疗中心的微整形院长,每周也会定期出诊。近一年多来在江苏省内,也会定期在南京康美、徐州心源、苏州春轼等机构坐诊。综上,每月的出诊时间覆盖了全月70%—80%的时间。


4.jpg


为什么有幸能够和这么多差异化的机构有长达一年甚至是一年以上的稳定坐诊模式?我复盘分析了一下,是因为医生、机构、消费者的理念都需要做匹配。机构的模式会有差异,医生的类别也会有差异,包括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有差异。当三者能够达成匹配的时候,大家就能一同走得更远且更好。


很多时候,理念的匹配是很重要的,医院的运行模式比如其到底是看中短期的利益,还是倾向于长久的利益。还有医生,有的医生习惯于直客做自己的口碑客户,也有的医生就是习惯于渠道,帮助机构做消化,这是医生板块的差异化。消费者也有不同的消费层级,比如说中产阶级,或者是高净值人群,大家的消费理念都有很大差异化。


5.jpg


我一直坚守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之前有很多机构找寻来谈合作,我一般都会先表明不接空投坐诊,更希望的是大家一同走的是一个长远化路线。所以我的坐诊一般都是每个月定期出现,这样才会培育出自己的生态客群,可以一直长久走下去。还有一个理念是同一化,同一位医生通过成熟的操作治疗帮助患者达到他们自己美学认知的实现;同一化还是指价格、产品以及价格体系的同一化。这种模式的同一化无论是对于机构来说,还是对消费者以及医生来说,都是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有时候当地机构会说,这个产品由于局部区域的内卷,价格卖不上去,我认为所有的价格实际上都是价值的呈现。价值有部分是产品的价值,还有部分是医生操作技术的价值,无论产品的价格是多少,我们让患者达到同一化的治疗项目体验,那么里面也包含了医生技术的价值。可能正是这三者的匹配,我才得以和江浙沪这么多差异化的机构有长久稳定的合作坐诊模式。


02 美贵在精致和谐


我很喜欢的两句话,一是美学家蒋勋讲的“一个人审美水平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二是“美贵在精致和谐,展现更好独有的自我”。作为整形医生,面对的人群、客户是千面的,怎么样给她一个整形方案,我们的难题是在于给她出具治疗方案的评估和准则在哪里。


6.jpg


同样是美,但这两个明星所呈现出来的美是截然不一样的,奥黛丽赫本更加的知性优雅,玛丽莲梦露更加的性感奔放。她们所呈现出来的美并不是标准化的,都各具特色。


7.jpg


整形医生想要更好的解决问题,你首先要知道你能看到什么。你对于美学的评估,评估就意味着审视,你有没有自己构建的美学评估的标准?你如果没有看到患者的问题就给不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我今天还会分享一张图,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焦点也并不一样。比如这张图,你们第一眼先看到的是什么?大家视野内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还是老妇人呢?我们观看事物角度出发点不一样时,所看到的呈现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当你没有观察到患者面部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发生的本质时,就没有办法给出相适应的治疗方式。我们如何给患者出具适宜的治疗方案,这是所有整形医生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8.jpg


一直都在努力做美学评估案例的分享,整形医生应该构建起自己的审美认知架构体系。我们怎样去细品我们的面部呢?把我们的面部当作一本书,面部整体是一个书名,不同区段的部位相当于章节,更多细化的问题相当于段落,我们需要去看整体架构是否和谐,还有各个的分章段落它的问题又有哪些。


整形医生需要构建的是一个体系化的诊疗方案。早期我去坐诊的机构,都会建议咨询师不要给客户出具任何治疗方案,以防先入为主的观念植入,待患者见医生面诊时,以医生出具的治疗方案为主。我们怎样给所有的患者建立起她们的抗衰认知和她们的治疗方案体系,这就是美学评估诊疗过程最重要的环节。


9.jpg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强行把医生的认知、审美以及认为对的治疗方案强加给消费者。消费者来的时候,应该先问问他有什么问题的困扰,他认为什么是美的,他想要改善什么,以及他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又有什么。并询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是仪器治疗,还是只想要进行微创注射加以改善,还是综合性的联合治疗。


医生需要在专业的角度告诉他,在综合考量下,普及他的知识信息板块,给他建议出目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哪些,以及在他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的前提下,给他出具相应的适宜治疗措施,制定好最终方案后,再帮助他进行操作。


有的时候前端销售会把治疗项目的效果给消费者说得天花乱坠,但不同医生做出来也百花齐放。咨询师可以在面诊时把问题和效果说得很到位,但其机构的医生却给不出相应效果,这样机构与消费者会渐行渐远。当医生能够将与患者沟通时说的效果得以实现给到他们时,这样就能收到患者对医生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从而就能够构建起更加稳固和长久的诊疗关系。这种和患者之间和谐互信的关系,可能也是我能够和不同类型医美机构得以长期共生的原因之一。


10.jpg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美,谢谢!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