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2025-09-12 16:32
  • 欧邦琪透明质酸钠凝胶皮肤充填剂获FDA批准

    9月11日,沃尔登卡斯集团宣布,公司旗下Obagi Medical品牌的首款透明质酸注射用凝胶Obagi® saypha® MagIQ™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产品由奥地利科罗马制药研发,采用专利 MACRO Core 技术,能形成稳定的三维透明质酸基质,旨在提供自然效果、均匀分布及可预测的注射体验。沃尔登卡斯计划于 2026 年在美上市,并与现有护肤业务形成协同,推动 Obagi Medical 成为集护肤与医美为一体的领先皮肤学品牌。

    2025-09-12 16:31
  • 朗姿股份拟9247万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股权

    9月10日,朗姿股份(002612)公告拟以9247.5万元现金收购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67.50%的控股权。这一交易既是其医美全国布局的关键落子,也是 "体外培育 + 成熟收购" 模式的再度实践,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朗姿的资本运作路径备受关注。


    截至2025年3月31日,重庆米兰柏羽100%股权评估值1.37亿元,对应67.5%股权价9247.5万元。标的业绩支撑显著:2024年营收1.48亿元、净利514.7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00万元、净利401.89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2025-09-12 16:31
  • 叮当健康加码“创新药”布局 与礼来达成合作

    近日,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与礼来集团(以下简称“礼来”)达成合作,继北京地区之后,叮当健康在广州、深圳的药房正式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

    2025-09-11 15:35
  • 绽妍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

    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绽妍生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绽妍生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绽妍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两大板块,具体来看旗下拥有专注肌肤问题修护的“绽妍”、婴幼儿皮肤学级护理品牌“绽小妍”及生物活性复合酸品牌“德菲林”三大核心子品牌。

    其中,“绽妍”品牌在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表现强劲,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敷尔佳与巨子生物。


    2025-09-11 15:35

 医美行业观察

小红书开展医美专项治理,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583

( 0 )

( 0 )

( 0 )

2022-02-23 10:00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2021年立下的法规政策,都会在2022年有明显的效果。


2月17日,小红书再次发布医美品类专项治理公告称,于近期启动医美品类专项治理行动,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小红书表示,此次医美专项治理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二是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细数过去几年,小红书的“整治”力度似乎火候都不太够。2019年7月,《南方都市报》曝光小红书医美乱象,有卖家以“种草”之名销售国家违禁药,甚至引流至线下无资质医疗机构和游医进行注射。除此之外,还有微整形培训机构在小红书大肆“种草”,培训无资质医生。


小红书在7月29日晚下架,10月14日晚才恢复上架。


同年12月,央视揭秘带货圈黑幕,点名小红书存在笔记代写代发、软文过多等问题,种草、试用笔记多为虚假内容,只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且批评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上存在刷评论、刷点赞等违规行为。


2019年的小红书在医美中栽了很多跟头。进入2021年,可以明显看到小红书在整顿医美上的动作,2021年6月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臻美行动,据了解,其在三个月内共处理违规笔记超5.1万篇,处理违规账号2.6万个;2022年1月5日,小红书公布第二批违规营销治理名单,此次封禁39个品牌,其中包括15家线下实体医美机构。小红书方面称,相较首批封禁品牌,第二批治理范围扩展至线下商业实体,从消费品牌扩大到线下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


最近小红书对医美的打击近乎“苛刻”,从封禁“虚假种草”需求方品牌和线下商户,到起诉“代写代发”中间方的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小红书“虚假种草”专项治理范畴覆盖至整条灰色产业链。


01专项治理,是刮骨疗毒还是饮鸩止渴


打击灰色产业链,笔者是支持的,但是“一刀切”的玩法确实有待商榷。


“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


对于这项治理规定,利与弊其实很明显。


众所周知,小红书以“种草”闻名,从商业的逻辑来讲,小红书的商业价值很高,小红书中博主的粉丝相比其他平台粉丝的价值也更高。


对于私立机构及其医生来说,被取消认证确实算得上一种打击。在医美医生强调个人IP打造的当下,平台至关重要,而且随着各种各样平台的增多,医美医生也从最初的微博“疏散”到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各个平台。


所以对于“发迹”于小红书的医生来说,再转移阵地向其他平台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


但同时更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是,小红书只是取消“专业认证”并不是直接对医生账号进行封禁。这一阶段的下一步是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普通用户”是否包括取消认证的私立机构医生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小红书来说,在医美行业爆火的情况下,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疑是自伤元气,有可能将“良币”“劣币”一起驱逐。既然如此,小红书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追溯到过去,小红书之所以给予私立医美机构“专业认证”,当初是看重医美这块“肥肉”的,但是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小红书的“专业认证”不仅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也带来更高的风险。最主要的当然是风险,小红书给予私立机构“专业认证”一定意义上增加了这些机构的信誉度,可以类比为某种意义上的“代言”,可能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但具体是否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要看认证材料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小红书在审核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


若在2月17日小红书取消医美机构“专业认证”前,消费者因为信任小红书的认证,去相关医美机构消费后引发纠纷,小红书作为认证平台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消费者可以索赔。具体责任判断要依据该医美纠纷中,小红书平台对医美机构的认证范围与医美消费类型是否一致,医美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程度或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内容来认定。


02 回归现实,线下竞争更良性


倒退一万步来说,取消“专业认证”也仅仅是线上平台的做法,小红书取消了认证,并不影响线下的服务。小红书取消认证,机构和医生经相关部门认证的证书就会失效吗?你就不是合规的机构和医生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线上并不是全部,回归现实生活,机构、医生间的竞争反而更加良性。医美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但“医”是根本,消费层面的营销是附加值。所以一家医美机构也好,私立机构的医生也好,最终考验的是产品和技术,还有服务。以医生个人机构为例,这种机构吸引客户更多依靠的是医生技术,老客带新客,继续产生复购……这种通过熟人和信任产品的裂变能带来稳定的客源和收入。所以线下的竞争对于有实力的医生来说更加公平,也更能显示他们真正的实力,行业更有望回归到良性竞争中。


小红书总编辑沈炼曾表示,“虚假种草”治理是一个持久战,有很多治理难点,不是通过单一平台能够完全克服,但小红书会长期坚持做下去,持续尝试,找办法。


事实证明,“虚假种草”确实是一场持久战,小红书也在坚持找办法,但是办法对不对还需要时间验证。另外一点就是通过单一平台确实没办法完全克服这种弊病,平台在监管上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更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介入和管理。这里还涉及到公权力的问题,平台封禁、惩罚一个账号、一个人并不代表这个人真正犯了法,而仅仅是违背了平台的游戏规则而已。


所以有关部门介入监管也是对公权力回收的重要举措,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平台的治理也应仅仅是辅助。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