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小红书开展医美专项治理,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524

( 0 )

( 0 )

( 0 )

2022-02-23 10:00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2021年立下的法规政策,都会在2022年有明显的效果。


2月17日,小红书再次发布医美品类专项治理公告称,于近期启动医美品类专项治理行动,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小红书表示,此次医美专项治理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二是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细数过去几年,小红书的“整治”力度似乎火候都不太够。2019年7月,《南方都市报》曝光小红书医美乱象,有卖家以“种草”之名销售国家违禁药,甚至引流至线下无资质医疗机构和游医进行注射。除此之外,还有微整形培训机构在小红书大肆“种草”,培训无资质医生。


小红书在7月29日晚下架,10月14日晚才恢复上架。


同年12月,央视揭秘带货圈黑幕,点名小红书存在笔记代写代发、软文过多等问题,种草、试用笔记多为虚假内容,只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且批评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上存在刷评论、刷点赞等违规行为。


2019年的小红书在医美中栽了很多跟头。进入2021年,可以明显看到小红书在整顿医美上的动作,2021年6月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臻美行动,据了解,其在三个月内共处理违规笔记超5.1万篇,处理违规账号2.6万个;2022年1月5日,小红书公布第二批违规营销治理名单,此次封禁39个品牌,其中包括15家线下实体医美机构。小红书方面称,相较首批封禁品牌,第二批治理范围扩展至线下商业实体,从消费品牌扩大到线下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


最近小红书对医美的打击近乎“苛刻”,从封禁“虚假种草”需求方品牌和线下商户,到起诉“代写代发”中间方的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小红书“虚假种草”专项治理范畴覆盖至整条灰色产业链。


01专项治理,是刮骨疗毒还是饮鸩止渴


打击灰色产业链,笔者是支持的,但是“一刀切”的玩法确实有待商榷。


“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


对于这项治理规定,利与弊其实很明显。


众所周知,小红书以“种草”闻名,从商业的逻辑来讲,小红书的商业价值很高,小红书中博主的粉丝相比其他平台粉丝的价值也更高。


对于私立机构及其医生来说,被取消认证确实算得上一种打击。在医美医生强调个人IP打造的当下,平台至关重要,而且随着各种各样平台的增多,医美医生也从最初的微博“疏散”到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各个平台。


所以对于“发迹”于小红书的医生来说,再转移阵地向其他平台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


但同时更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是,小红书只是取消“专业认证”并不是直接对医生账号进行封禁。这一阶段的下一步是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普通用户”是否包括取消认证的私立机构医生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小红书来说,在医美行业爆火的情况下,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疑是自伤元气,有可能将“良币”“劣币”一起驱逐。既然如此,小红书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追溯到过去,小红书之所以给予私立医美机构“专业认证”,当初是看重医美这块“肥肉”的,但是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小红书的“专业认证”不仅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也带来更高的风险。最主要的当然是风险,小红书给予私立机构“专业认证”一定意义上增加了这些机构的信誉度,可以类比为某种意义上的“代言”,可能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但具体是否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要看认证材料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小红书在审核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


若在2月17日小红书取消医美机构“专业认证”前,消费者因为信任小红书的认证,去相关医美机构消费后引发纠纷,小红书作为认证平台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消费者可以索赔。具体责任判断要依据该医美纠纷中,小红书平台对医美机构的认证范围与医美消费类型是否一致,医美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程度或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内容来认定。


02 回归现实,线下竞争更良性


倒退一万步来说,取消“专业认证”也仅仅是线上平台的做法,小红书取消了认证,并不影响线下的服务。小红书取消认证,机构和医生经相关部门认证的证书就会失效吗?你就不是合规的机构和医生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线上并不是全部,回归现实生活,机构、医生间的竞争反而更加良性。医美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但“医”是根本,消费层面的营销是附加值。所以一家医美机构也好,私立机构的医生也好,最终考验的是产品和技术,还有服务。以医生个人机构为例,这种机构吸引客户更多依靠的是医生技术,老客带新客,继续产生复购……这种通过熟人和信任产品的裂变能带来稳定的客源和收入。所以线下的竞争对于有实力的医生来说更加公平,也更能显示他们真正的实力,行业更有望回归到良性竞争中。


小红书总编辑沈炼曾表示,“虚假种草”治理是一个持久战,有很多治理难点,不是通过单一平台能够完全克服,但小红书会长期坚持做下去,持续尝试,找办法。


事实证明,“虚假种草”确实是一场持久战,小红书也在坚持找办法,但是办法对不对还需要时间验证。另外一点就是通过单一平台确实没办法完全克服这种弊病,平台在监管上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更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介入和管理。这里还涉及到公权力的问题,平台封禁、惩罚一个账号、一个人并不代表这个人真正犯了法,而仅仅是违背了平台的游戏规则而已。


所以有关部门介入监管也是对公权力回收的重要举措,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平台的治理也应仅仅是辅助。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