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2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2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2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025-07-31 11:05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025-07-31 11:05

 医美行业观察

回看2022上半年,医美行业正处于黎明前夜?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299

( 0 )

( 0 )

( 0 )

2022-07-27 10:23

导读:随着2020年疫情的到来,本处于风口的医美行业也逐渐放慢脚步。再加上行业本身的变化与行业的监管,有人说,医美行业进入了漫长的“寒冬”,但与其说是寒冬,我更愿意称之为“蓄力期”。


回顾2021年,产品端、监管端都有明显的“标志”。2022年已过半,医美行业有什么新的趋势呢?



2022年产品关键词:继续进阶


从产品端来看,2021年的“特色”是再生类,同时肉毒素、水光类也是活跃的品类。粗略划分2022年的活跃品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胶原蛋白和再生类。


胶原蛋白:老树开新花


首先从品类发展历史上看,胶原蛋白产品的获批时间比玻尿酸领先了20余年。从1981年,全球第一款牛胶原蛋白植入物Zyderm(艾尔建旗下)获批,便正式拉开了胶原蛋白应用在医美领域的帷幕。


但是此后的几十年,胶原蛋白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而玻尿酸从最初的动物提取发展到微生物提取,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渐成为注射填充材料的主力。


据ASPS数据,2004年,玻尿酸医美产品正式上市后发展迅速,于2006年占据了软组织填充剂63.16%的市场份额,并逐步增长至2020年的76.81%。


胶原蛋白没有得以继续扩大推广的很重要原因是其提取方式存在安全风险,于是在玻尿酸成为“风口”的同时,部分胶原蛋白产品逐渐被取代。


但是到了2022年,胶原蛋白的提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今年上半年,受到业内及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锦波生物、巨子生物都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甚至有人调侃胶原蛋白是“老树开新花”。


锦波生物向北交所冲刺IPO、巨子生物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创尔生物从科创板转战北交所……


据了解,巨子生物、创尔生物、锦波生物等公司近三年来毛利率基本都在80%左右,其吸金能力毋庸置疑。一直以来“低调”的胶原蛋白赛道,受到众多业内人士关注。


再生类:新概念、新品层出


2021年就被称为“再生元年”,2022年再生类产品继续“走俏”。但是与2021年相比,今年的再生类跑出了一些新概念、新技术。


2021年“童颜针”“少女针”在国内获批掀起了再生热潮,以华东医药的伊妍仕(PCL微球+CMC)、圣博玛的艾维岚(PLLA微球)为代表,这两款产品的成分在国外已经经过了验证。


今年,外泌体、ADM等材料继续推进着再生类赛道的发展。


首先,“外泌体”其实是干细胞的一种附属产物,之前干细胞抗衰理论大火就是因为其对衰老细胞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现在研究显示外泌体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但是目前市面上符合国家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射用标准且合规合法的外泌体,几乎没有。


其次ADM,爱缇恩mADM是远想生物今年全新推出的再生医美进阶产品,其围绕的并不是单一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点,而是将目光放在了“韧带再生,轮廓提升”上。


据了解,mADM是中国已上市的三类医疗器械中唯一具有促进韧带周围组织再生的多孔材料。其具有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能快速集聚细胞并使细胞黏附、迁移和分化从而促使胶原合成和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


再生类产品从2021年开始进入大众视线,到今年已经有了更多的延展和进阶。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再生领域刚刚起步,消费者认知提升和医师培训教育还需要时间。



2022年政策关键词:细分


由于中国医美行业起步晚、发展快,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很多方面并不完善。从2020年开始,医美行业的监管开始逐步升级。


所以近两年的监管已经很明显“步入正轨”。2021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广告法》;到了2022年,监管的重点和趋势在哪里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聚焦在产品端的监管细分化。


从民间团体、协会到政府监管部门,所涉猎的产品越来越细分。首先是《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透明质酸钠饮品》团体标准相继出炉;


其次,在对今年火热的胶原蛋白赛道也公布了一系列标准,《重组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在大的方面,国家药监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监管标准,例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就涉及到射频类、透明质酸钠溶液、埋植线等领域。


1、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明确按照III类器械监管。

2、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明确按照III类器械监管。

3、新增面部埋植线、面部提拉线、面部锥体提拉线等,用于植入面部组织,按照III类器械监管。


除此之外,又进一步对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透明质酸钠相关管理做了细分。


整体来看,医美行业2022年上半年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监管端不断细化。在这种趋势之下,行业的未来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同时也会迎来更大的挑战。


有人说医美行业是最缺少抱团取暖思维的行业,同时也是最需要抱团的行业。医美兼顾“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所以比快消等领域需要更多的探索,尤其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更需要这个行业的人有前瞻性思维、合作共赢的态度。


2022年已过半,我们需要找到下半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9月7日,由医美产业笔记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2中国轻医美大会”重磅来袭!届时多位资深嘉宾将围绕“轻医美”“新材料”“私域”“轻抗衰”“新科技”等关键词展开讨论,解码医美市场新方向,共同预见轻医美的未来!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医美

趋势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