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锦波生物北交所上会 “A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背后的二三事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814

( 0 )

( 0 )

( 0 )

2023-03-28 10:49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3月24日,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波生物”)北交所顺利过会,有媒体称,如果锦波生物能顺利上市,将成为“A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作者|cici

a1.png

根据招股书显示:锦波生物近4年稳定增长的营业收入,一定程度为其长期稳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锦波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1.56亿元、1.61亿元、2.33亿元、1.54亿元。

 

但同时,锦波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和短期借款持续上升,存一定的资金压力。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锦波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05%、34.18%、39.78%、43.81%;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分别为949.55万元、1001.08万元、3372.60万元。

 

锦波生物表示,公司主要通过银行短期借款等间接融资金额满足运营资金需求,此次上市,公司将获得长期发展资金,有助于公司完善资本结构,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

 

聚焦锦波生物发展,其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方面支出较大,这与其营销模式和医美行业特性息息相关。



线上线下多渠道获客 销售费用持续攀升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锦波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4302.50万元、3753.51万元、5596.71万元和4309.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59%、23.27%、23.98%和27.95%。

 

从行业角度出发,“重营销”可以说是医美行业的普遍难题。锦波生物的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销售人员薪酬及宣传推广费等,其中,重组胶原蛋白作为一种新产品、新概念,需要对市场进行教育,对终端医疗机构进行持续的学术推广;除此之外,锦波生物部分功能性护肤品采取线上销售方式,在天猫商城、抖音、京东等平台开设店铺,直接面向消费者,所以推广费用也比较高。

 

除此之外,锦波生物依赖经销模式,报告期各期,直销模式占比分别为17.69%、32.3%、33.49%和38.47%,经销模式分别为65.86%、47.37%、44.17%、47.82%,占比较高,这也是销售费用高的一大原因。

 

综上,锦波生物的销售模式不但要面对经销商、医疗机构等,还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销售费用支出占比高。

 

再加上“颜值经济”爆发,大量玩家闯入医美赛道,上游厂商不仅面临着同行的竞争压力,同时,中游机构的不良竞争同样影响到上游品牌的发展,整体竞争环境变得恶劣。

 

随着医美上游产品技术壁垒走高,多数消费者认知受限,对新兴产品及原料警惕性较高,消费者需要教育推广,再加上医美产品种类繁多复杂品牌不计其数,大量的营销形成的“曝光效应”牵引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知名医美产品或原料,重组胶原蛋白作为现今新兴的医美原料,并不为消费者熟知,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及依赖性并不强,品牌建设、学术教育等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此次若是上市成功,将助力锦波生物进一步打开公司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空间。




研发投入持续连年增长 加码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此次募资,除了品牌建设,锦波生物还将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研发项目,体现其深度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拳拳之心。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是锦波生物的核心产品之一,近4年以来其重组胶原蛋白的收入持年增长。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收入分别为6255.88万元、10121.70万元、16290.79万元和12589.4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21%、62.96%、69.81%和81.67%。

 

选择深度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是锦波生物向阳发展迈出的一大步。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重组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分别为108亿元、179亿元,预测至2027年,重组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1083亿元、655亿元,未来尚存极大的蓝海亟待挖掘。

 

广阔的发展前景与重组胶原蛋白的优质特性区分不开,被称为皮肤“软黄金”的胶原蛋白,是除玻尿酸、肉毒素之外的,医美赛道“宠儿”。再加上国家发布大量政策向重组胶原蛋白倾斜,重组胶原材料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重组胶原蛋白的标准化工作,持续颁布相关法则,表现出国家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认可。然而如此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却因研发壁垒和成本居高,阻碍了大量企业的进入。

 

可以想见,锦波生物之所以能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就是在多年的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所以短期内锦波生物的研发支出占比非常大,但是随着产品渠道铺开,进入收获期,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属于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性行业,需要在营销网络、日常运营以及研发部门持续投入资金,同时相关技术研发与革新和人才培养和发展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近4年,锦波生物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82.31万元、2376.99万元、2906.93万元、2102.47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6%、19.49%、15.35%、15.06%,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所以研发投入占比大,短期内企业的支出会增加,但是长期来看,有厚积薄发的趋势。

 

此次锦波生物募资所支持项目进行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的研发是基于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扩展,研发成功将促进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转化,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的研发领先优势。

 

4月12日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聚焦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趋势」方向,我们一起解码医美市场新方向,共探行业新增量,预见轻医美新未来!杭州见!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