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以色美科姚惠君:3D影像技术如何高效赋能机构,助力千亿医美市场?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994

( 0 )

( 0 )

( 0 )

2023-08-08 09:58

伴随轻医美热,面部抗衰需求提升,皮肤检测设备从2D皮肤影像诊断向3D影像技术研发,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也不断满足皮肤科及微整医生、机构的需求。3D影像技术是如何在临床诊断、术前面诊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数据运营体系,为机构降本增效助力?


近期,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中,ISEMEC以色美科医美事业部营销总监姚惠君以《全民抗衰时代,3D影像技术赋能机构,助力千亿医美市场》为主题带来分享,以下是精彩内容:


640_副本.jpg


我是以色美科的姚惠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全民抗衰时代,3D影像技术高效赋能医美机构》。


2023年又是一个风口年,有很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我相信今年市场格局的变化依然向上,虽然还有些不太乐观,因为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市场现状,千亿+的市场份额,让轻医美成为中国医美市场的主力军。


首先,轻医美一点都不轻,我们要请最好的医生、买最好的设备来服务很多高端的群体,2017年到2022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在2023年之后的两年整体趋势还是会上升的,轻医美的占比也会持续上升,能达到将近2000亿的规模。


整体的医美市场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6个维度,皮肤、面部调整、口腔、私密和植发、美体塑形。


但皮肤美容是需求占比最大的,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民营机构,现在都离不开皮肤科,市场、终端客户在哪里,机构的导向就在哪里。我们作为上游设备公司,研发的方向也要结合市场。


很多机构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医生IP是吗?是的;运营能力,也是;品牌力,也是,但不完全是。我觉得一个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实力,是整体系统的打造,以上三点都重要,都具备的话你才能在你5公里范围内拥有核心竞争力。


皮肤检测的意义在于验证,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点,不管皮肤科的任何项目,都离不开检测。通过皮肤检测仪数据化营销进行大的闭环。


伴随着医生对皮肤检测设备的要求逐步提高,皮肤检测仪从光源原理,三光谱、五光谱、多光谱到影像像素 1600万像素,2400万像素逐步升级,至此,皮肤检测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然而,3D影像技术的创新应用,则是皮肤检测领域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从2D影像转向3D影像所带来的新机遇、新赋能是潜力无限的。


那么,传统皮肤检测与3D技术融合能为机构带来哪些全新赋能?


面部问题可视化、显性化

用最短时间获取客户信任


初次就诊,客户跟咨询师、医生之间是没有共同信任感的,有了设备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同频交流的工具,有了影像和数据,客户看到的跟我看到的是同步的。


我们也在超过一半的医美消费群体里碰到很多问题,面诊不专业、消费者信任度低,推销痕迹过重,沟通交流不同频、夸大效果。


640-1.png


有了这款检测仪,把所有影像成型,让医生可以做到精准判定和诊断,这个就是核心。在抗衰领域,我们有几种模式。


第一个是影像模式,大部分是给临床医生做解读用的;第二个是症状模式,是给咨询师通过数据和算法呈现,让我和客户有更好地交流;第三种是抗衰模式,可以通过算法把鱼尾纹、法令纹等纹理项目可以通过算法标记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也具备360度的光影诊断,看到面部存在的凹陷度,我们可以做模拟提升。


3D影像技术的应用

预见效果是核心


有3D模拟整形、注射等项目的效果,可以给医生做一个很好的参考,也可以让求美者通过影像看到我们的解决方案,给客户演示术后的效果。


比如我们通过人脸的症状解读做一些脸部调整,通过算法,把三庭五眼、轮廓做美学分析。


咨询流程标准化,

“检诊分离”高效提升面诊效率


有的机构日均接待量非常大,但如果只有一台检测仪的话,医生给客户在面诊室解读的话,效率会特别低,客户的体验感也会很差。


所以我们有多终端访问系统,检测室只做影像采集,皮肤科医生诊室有自己的显示器,能完成所有的交付功能,出报告、影像解读等都是和检测仪同步的。


分诊的形式大大提升了整个机构的运营成本和效率。也可以跟集团、主流的系统对接打通,把数据化真正串联起来,给机构赋能。


640-2.png


高效运营数字化资产

用数据反哺营销决策


一家机构可能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获客成本高、留存率低、复购率低等,针对这家机构做串联,拍摄的总数量、男女比例、症状分析、沉睡客户量等,用了数字化之后,我们可能会知道推过一个抗衰项目后,有3成的客户群体是通过咨询师回访再次拉到机构中的,通过项目嫁接完成二次、三次的治疗。


640-3.png


往后看,我们可以打标签串联机构,医生可以把一级目录、二级目录输入到后台,运营老师可以针对每家机构的品项、治疗方案,自动生成报告案例,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研发型企业,技术决定我们能飞多高,服务决定我们能走多远,以色美科有很多专利,30多人的研发团队,我们也有自己的专利证书。作为一个设备方,我们不是把设备卖给机构而已,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有了设备之后怎么串联起来、怎样用好它、怎样解决机构某个点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这台设备才是有意义的。


去年三季度,我们建立了以色美科颜究院,我们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根据皮肤医学临床案例,针对他的思路,我们如何在影像里发现病灶,怎么发现疑难杂症的诊断思路,叠加解决方案,他们也会拿出很多解决方案分享,这是真正给到机构赋能的点,并且我们的课程是全免费的。


能把整个行业做好,能把整个AI检测领域做宽,让机构真正用好,是我们以色美科的初心。我们也会请一些专家做现场互动,我们现在做了线上直播课,也可能开线下班,提高工作效率、让客户满意、提升机构营业额,这才是最终的核心。


我们的软件在不断迭代升级,也欢迎大家跟我们共享你们认为设备可以叠加什么、需要我们厂家在研发层面做哪些深度研究……欢迎各位老师提出更好的建议,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