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深度 | 从短期盈利能力和长线价值看能否成功登陆新三板?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564

( 0 )

( 0 )

( 0 )

2024-07-08 10:06

6月2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披露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健医疗”)公开转让说明书,这是继1月8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后,创健医疗IPO的首次新进展。


第三家重组胶原蛋白企业?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仅有2家企业实现上市,分别为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因此若是创健医疗成功上市,其将成为第三家成功上市的公司。

 

这也就意味着创健医疗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企业发展到后期都会选择上市,上市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还会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品牌力和附加值,资本市场以及公司股东等也会因此获得更加积极的反馈。

 

但是同样,企业也会将自己更为真实坦率地展现在市场面前,供大家监督。就目前已上市的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来看,据东方财富网,锦波生物上市当日的股票发行价为49元/股,截至7月4日,收报163.29元/股,巨子生物上市当日股票发行价为24.3港元/股,目前收报42.90港元/股。

 

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热度不减,同为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的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的股价均实现了翻倍的增长,价值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某种程度上也为创健医疗上市后的发展状态打了个样。


选择挂牌新三板非公开市场?


此次创健医疗选择挂牌新三板,新三板监管较为灵活,规则相对简化,适合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是一个非公开市场。

 

虽然新三板是非公开市场,但是在近期却引发了一股挂牌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年内新三板新增113家挂牌公司,至此新三板中企业数量达6141家,其中创新层为2167家、基础层为3974家。

 

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某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逐渐提升,逐渐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持续吸引一批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

 

新三板目前是冲击北交所的必经通道,根据北交所上市规则,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发行人为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

 

近几年来,深交所、上交所的上市趋严,监管为了鼓励企业上市,另开辟了一个新的上市场所,就是北交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条”正式发布,明确对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在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前提下,允许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相较于其他企业,北交所上市具备包容度高、时间表紧凑可控、审核速度快等特点,由此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

 

此次创健医疗选择挂牌新三板,也不排除其有想要“曲线入驻”北交所的想法,毕竟北交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募股,而未来若是其真正成功上市北交所,或将迎来新一波的行情。


能否成功上市?


监管筛选有价值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标的,而判断标的是否优质则与其盈利能力息息相关。具体来看,主要关注企业两个阶段的盈利能力,其一为现阶段的盈利能力,以确保企业不会上市后“变脸”,其二为长期发展能力,从而保证其具有长线投资价值。


短期盈利能力稳定?


创健医疗建立了从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到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全产业链业务体系,终端覆盖场景包括外科修复、皮肤护理、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在此产业布局下,目前该公司主要盈利指标全面增长,发展稳定。据《公开转让说明书》,2022年至2023年,创健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64亿元。

 

图片

(来源:创健医疗公开转让说明书)


长线投资价值凸显?


虽然创健医疗目前的主要盈利指标表现良性,但是长期来看,持续性或“存疑”。众所周知,要判断一个企业能否获利,除了要看产出,还要看投入,而想要长期获利,则要看获利能否长期大于投入。

 

创健医疗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原料端和产品端,几乎均占五成的比例。


原料端,某业内人士表示,创健医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于两个方面,其一,侧重以原料生产和ODM/OEM为主的B端,已实现30吨稳定发酵纯化技术开发的技术突破,完成了重组I、II、III、XVII型胶原蛋白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原料纯品海绵供给量更是达3-4吨;其二,创健医疗的自主知识产权布局相对完善。


以上可以看做创健医疗产出体系的搭建比较有优势,那么产出是否稳定?

就目前市场来看,创健医疗产出的贡献率有下滑的风险。近几年原料生意却并不好做,以透明质酸原料巨头华熙生物的发展来看,其业绩增长点已经向着终端功效护肤品业务倾斜。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1.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59%,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为37.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1.84%。因此若是从华熙生物的现在看创健医疗的未来,或许并不乐观。


产品端,华熙生物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医疗器械主要为创面敷料、疤痕防护、鼻腔护理和妇科及肛周材料,均为二类医疗器械,护肤品主要包括功效护肤品和毛发、头皮护理。相较于注射、手术、声光电等热门市场,后端修复护理市场所占比重并不高,市场空间有限,这可能会制约创健医疗的长远发展,且创健医疗并没有出圈的拳头产品可以支持其长期占领高地。


也许是看到了以上发展漏洞,创健医疗的在研品项中,不但均为三类医疗器械,且添加了注射填充剂类型,扩展了业务边界,这或许会成为该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量。


图片

(来源:创健医疗公开转让说明书)


创健医疗盈利端口正在努力寻找优势,那么投入又是否与产出成正比呢?只能说其并不吝啬投入。


据了解,2022年至2023年,创健医疗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282.42万元、5558.6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分别为18.71%、19.64%。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占比不断增加,展现出创健医疗对研发的高度重视。


相较于创健医疗对研发的高投入,锦波生物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1.64%和10.89%,巨子生物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9%和2.1%,均略显保守。


但是20%的研发投入并没有给创健医疗带来较大的负债,以上两年,创健医疗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52%和11.86%,而可比公司锦波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3.81%和30.81%,创健医疗的负债甚至比锦波生物还要低。


那么,创健医疗是真的不差钱吗?不一定。


此前创健医疗完成了A、B两轮融资,累计规模超4亿元,其中A轮融资由资生堂资悦基金领投,华方资本、鼎晖百孚、华立医药跟投,B轮融资由LVHM旗下LCatterton和中信里昂资本联合领投,创东方投资、铭丰资本跟投。以上融资或某些层面上缓解了创健医疗的资金压力。


而优质资本对创健医疗的倾力相助,也许是其选择大力搞研发的底气所在,选择新三板挂牌,或也一定程度暴露了其对资金的渴望。

 

创健医疗究竟能否成功上市?上市后又将实现怎样的产业跃迁?还是后话。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现阶段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创健医疗即将发布的半年报,新的发展情况的展现或成为其新三板上市的第一把“火”!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