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

    10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修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问题的精神,紧密贴合市场发展现状,直击当下竞争乱象,积极回应当前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和认定标准,增加关键词搜索、侵害数据权益、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恶意退货、平台责任等方面的制度,推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法治保障。

    2天前
  • 创健医疗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进入CDE药审中心审评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信息显示,由创健医疗申请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于10月14日获受理。值得关注的是,7月30日,创健医疗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植入剂”申请也获得受理。

    2天前
  • 华东医药高端透明质酸MaiLi Precise中国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获NMPA受理

    近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其申报的三类医疗器械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MaiLi Precise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2天前
  • 贝泰妮与科医人达成合作

    近日消息,贝泰妮与科医人在家用医美设备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家用美容仪品牌初普Tripollar在中国市场的深度运营与产品创新。双方合作有望填补专业医美与居家护理的场景断层,为家用美容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10-16 10:20
  • 希恩菲与PharmaResearch签署氐殊药械产品合作协议

    10月14日,希恩菲(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希恩菲(海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 PharmaResearch 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氐殊 3 类药械组合产品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并同步落成其海南首座国际标准工厂。


    此次合作将结合PharmaResearch在PDRN/PN再生医学方面的研发优势与希恩菲在中国的渠道及制造能力,推动氐殊等高端医美产品的本地化转化,促进中韩在医美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产业融合。

    2025-10-16 10:20

 医美行业观察

耗材降价≠体验降价:中国医美距离“韩国模式”还有多远?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602

( 0 )

( 0 )

( 0 )

2025-10-09 10:18

最近几个月,医美产品实现大爆发,尤其是水光针、童颜针,供给充足甚至过剩的情况下,上游也迎来了价格战。

二三十元的进货价,一度让人们对中国医美充满幻想:马上就要与韩国医美价格相同了。事实真的会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分析韩国医美价格为什么低。


微信图片_2025-10-09_101711_742.jpg


其一是政策支持,韩国政府将医美视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政府对整形医院一些进口设备实施零关税政策,还对海外求美者提供退税优惠。

 

其二规模化与流水线作业,韩国整体集中度高,规模庞大的整形集团不仅能实现标准化,还能在耗材采购上具备强大的议价能力。

 

其三成熟的培训体系与人力成本,韩国医美起步早,人才培训体系都非常成熟,医生资源充足,相比中国,医生成本是低的。

 

其四耗材本土化,据悉,韩国本土拥有40多家医美耗材厂,玻尿酸、线材、再生针剂、假体等均可在国内生产,运输链路短,成本低。而中国国内医院经常使用的一些进口医美产品,需从国外运输,加上冷链、报关、检验等环节,成本增加约30%。 

 

而反观中国医美市场,政策方面以引导理性求美为主,监管趋严旨在规范市场、保障安全,而非单纯追求产业规模;市场发展不成熟,医生资源稀缺、培养周期长,导致优质医生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唯一在显著降低的只有“耗材成本”,也就是大家都在说的上游价格战。


降价扩大人群基数,提高渗透率


尽管整体价格难以比肩韩国,但上游的“价格战”无疑是一剂强烈的市场催化剂。当水光针、童颜针等产品的进货价下探至两位数,最直接的影响是显著降低了求美者的入门门槛。

 

过去,动辄数千元一次的注射项目让许多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如今,随着成本传导至终端,机构可以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促销价格。这将激活一个庞大的、对价格敏感的新消费群体——那些曾经认为医美是“奢侈品”的年轻白领、学生群体和普通职场人。


微信图片_2025-10-09_101718_255.jpg

 

这种渗透率的提升,是中国医美市场从“野蛮生长”走向“大众消费”的必经之路。它快速教育了市场,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


“耗材降价”不等于“整体体验成本”下降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耗材降价”不等于“整体体验成本”的同步下降。求美者最终支付的费用,并不仅仅是那支针剂的成本,它是一整套服务的总和,包括医生技术与审美、机构环境与服务、品牌溢价等。

 

只有耗材成本下降,市场竞争不充分、政策不推动、医生人才不充足等各种客观因素没有改变的话,中国医美市场不会像韩国医美一样,成为真正的“大众快消品”。更可能会出现的是:终端价格会下降,但不会出现断崖式的“腰斩”。

 

上游产品大降价,是中国医美行业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它撕开了市场普及的口子,但远未到与韩国医美全面“同价”的时刻。韩国的低价是政策、产业、人才、市场四者高度协同的成果。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能以更亲民的价格享受到基础医美产品,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但对于行业而言,这只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价格战只是表层现象,其深层意义在于推动市场从混乱无序的“淘金时代”,转向以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精耕时代”。2025年12月3日,上海,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新世界 精耕增长·2025未来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我们一起聊聊~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