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沙利文发布《2025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内附全文获取方式)
随着医美产业的持续升级,注射类医美产品日益成为市场焦点。目前,已有多产品成功上市并赢得消费者认可,其中以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制剂、肉毒素等为原料的注射类产品,尤其受到企业与用户的青睐。此外,羟基磷灰石、琼脂糖、弹性蛋白等新型材料也在加大研发和注册申报力度,为求美者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
近年来,在行业监管政策逐步完善的推动下,医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链上、中、下游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医美注射产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仅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上不断突破,也在使用方式及不同材料的联合应用方面展开了积极尝试。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日益细化,医美注射产品有望实现更深层次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期待。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谨此发布《2025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报告全面聚焦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制剂、肉毒素等主要医美注射类产品,以及外泌体、羟基磷灰石、琼脂糖、丝素蛋白等新型材料,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当前市场现状与发展机遇。内容涵盖产业链结构、政策环境、技术演进与未来趋势等方面,系统梳理行业变革脉络,挖掘高潜力赛道与增长动力,为相关企业与投资者提供具备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和决策参考。
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取报告
01 医美注射类产品定义与分类
医美注射类产品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胶原蛋白类、以聚乳酸代表的再生制剂类、肉毒素类等。其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类,而肉毒毒素虽然也广泛应用于医美注射领域,但其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范畴。此外,近些年来,羟基磷灰石、琼脂糖、弹性蛋白等新型材料也持续涌现,医美注射类产品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来源:沙利文分析
医美注射类产品定义与分类
医美注射类产品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胶原蛋白类、以聚乳酸代表的再生制剂类、肉毒素类等。其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类,而肉毒毒素虽然也广泛应用于医美注射领域,但其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范畴。此外,近些年来,羟基磷灰石、琼脂糖、弹性蛋白等新型材料也持续涌现,医美注射类产品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来源:沙利文分析
医美注射类产品产业链分析
对于医美注射类产品领域而言,其完整的产业链条是由三大核心环节紧密相扣而成,即上游的原料/器件制造商、中游的产品制造商及下游的服务提供商和终端消费者。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医美注射市场规模分析
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57亿人民币,跃升至2023年的670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1%。
2023年后,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将达到1470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1.7%。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医美领域投融资趋势分析
中国医美整体市场在经历早期快速扩张后的阶段性调整阶段。根据动脉网数据库分析,中国医美领域融资事件数量于2021年达峰值71起;融资金额在2019年(10.23亿美元)和2020年(10.15亿美元)达到高位。由此可见,中国医美投融资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资本聚焦生物材料创新与设备国产化,同时政策合规与消费升级共同塑造行业新格局,预计将形成“技术驱动型头部企业+区域细分市场”的分层竞争结构。
来源:公开资料,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医疗美容定义、医美注射类产品定义及分类、医美注射类产品产业链、中国医美注射类产品相关法规及监管体系,以及中国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发展驱动因素,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2 玻尿酸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玻尿酸定义和应用
玻尿酸(英文名Hyaluronic acid,简称HA),又称透明质酸,是一种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高分子多糖体,其分子结构主要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及D-葡萄糖醛酸两种单体交替连接而成。
玻尿酸因其独特的保水、润滑等作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作为医美注射类产品使用的玻尿酸属于医用级,并且已被列入Ⅲ类医疗器械,受到严格监管。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玻尿酸行业发展分析
玻尿酸作为全球应用历史最久、使用范围最广的医美注射类产品之一,其安全性和功效早已经过长期市场和消费者的全面验证。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的数据,2024年全球玻尿酸注射项目超过630万例,占所有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30.9%,较2023年增长5.2%。这一数据表明,玻尿酸注射仍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医美认知的不断深入,高端玻尿酸产品,如高德美公司的瑞蓝·定采、艾尔建公司的乔雅登·朔颜和昊海生科的海魅·月白等系列,预计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来源:公开资料,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玻尿酸定义、分类及优势,发展历史,应用分析,行业发展分析,中国玻尿酸原料市场分析,行业现状分析,玻尿酸生产路径、工艺路线,上市产品,注射填充用玻尿酸、水光针,未来发展趋势,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3 胶原蛋白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胶原蛋白定义、结构及分类
胶原蛋白(Collagen),又称胶原多肽(Collagen peptide),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聚合物,占据着人体总蛋白质含量的约30%,是体内最为丰富的蛋白质种类。胶原蛋白在人体内构建起坚固的支架系统,既支撑起皮肤、肌肉、骨骼、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的基本架构,又深入参与到多种生物功能的实现中,如皮肤更新、器官防护、血液凝固等,对维持整体健康与生理机能具有核心意义。
目前已鉴别出大约29种不同的胶原蛋白类型,按照被发现的先后顺序,胶原蛋白可分为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Ⅲ型胶原,以此类推;根据胶原蛋白的功能,可将胶原分为成纤维胶原和非成纤维胶原;按照来源的不同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
来源:沙利文分析
胶原蛋白医美注射类上市产品分析
双美生物的猪源胶原蛋白产品为中国胶原蛋白医美注射类最早上市的产品,基于美国牛胶原提取工艺开发,首先于2008年在中国台湾上市,随后于2009年获得NMPA批件,正式在中国大陆上市。斐缦生物深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多年,依托生物分子学研究和工艺创新构建技术壁垒,其核心产品FILLDERM弗缦胶原填充剂,成为中国首款获三类医疗器械证的牛胶原填充剂。
2021年,锦波生物的薇旖美成功获批,成为中国首款医美注射类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掀起重组胶原蛋白注射热潮。更多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也正在加紧胶原蛋白医美注射类产品的注册申报。
来源:沙利文分析
胶原蛋白医美企业分析
重组胶原蛋白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具有无病毒风险、低免疫原性和高纯度等特点,适合敏感肌肤和医美注射应用。动物源胶原蛋白来源于天然提取,生物相容性优异,其力学性能和组织修复作用经过长期应用验证。
目前,多家企业积极布局胶原蛋白领域,不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能建设。伴随市场需求的扩大,未来更多相关产品有望陆续上市,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和多样化的选择。
来源: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胶原蛋白定义、结构,分类,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应用范围,胶原蛋白产品市场分析以及胶原蛋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分析,胶原蛋白产业链分析,胶原蛋白生产工艺流程,胶原蛋白上市产品分析,胶原蛋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4 再生类材料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医美再生注射类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医美再生注射类产品通常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它们通常以微球的形式被注射到真皮层和/或皮下组织,通过刺激人体自身胶原蛋白的再生从而起到重塑紧致、美容抗衰的作用。常见的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为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已上市聚乳酸医美注射类产品分析
截至2025年7月,国内共有9家企业的多款聚乳酸医美注射类产品获批,在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作为中国上市最早的相关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2024年4月相关分享会显示,艾维岚累计销售数量已达到21.33万支。此外,华东医药、尚礼生物等企业的同类产品预计将于2025-2026年上市。未来,中国聚乳酸医美注射类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来源: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医美再生注射类产品的作用机制,优势分析;聚乳酸定义及作用原理,合成及代谢路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上市产品分析;聚己内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发展历史,上市产品;以及医美再生注射类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5 肉毒素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肉毒素定义及分类
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中会分泌一种名为肉毒毒素的强大神经毒素,可引发特殊的神经中毒表现。基于抗原差异,肉毒素可分为七个类型,即A,B,C(C1、C2),D,E,F以及G型。目前,A型肉毒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它是人类认知较清楚的最具神经毒性的蛋白,能在安全范围内发挥显著治疗效果。
来源:文献检索,沙利文分析
肉毒素市场分析
据沙利文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肉毒毒素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人民币46亿元,在2017年至2021年间实现了25.6%的复合年增长率。得益于注射类医美服务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近期获批肉毒毒素产品类型的增多,预计中国肉毒毒素产品总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90亿元人民币。
肉毒素上市及在研产品分析
目前,中国已上市6款注射用肉毒素产品,按上市时间先后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艾尔建的保妥适(BOTOX)、高德美的吉适(Dysport)、四环医药代理的来自韩国Hugel的乐提葆(Letybo)、来自德国Merz的思奥美(XEOMIN)以及复星医药代理的来自美国Revance的达希斐(DAXXIFY)。
此外,截止到2024年7月,还有多款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一旦这些在研产品获批上市,肉毒毒素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肉毒毒素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速度迅猛。
来源: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肉毒素定义、分类及优势,医美领域应用,衡量指标,发展历史,市场分析,工艺路线,上市产品分析,在研管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6 其他新型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型医美注射类产品
在医美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新型注射材料的涌现为市场注入了全新活力,通过获得相关资质认证,不断推动医美行业规范化发展。
来源:公开资料,沙利文分析
羟基磷灰石医美注射类产品分析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不仅具备优异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植入生物体后不会引发刺激或排异反应,还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诱导骨形成的能力。鉴于人体骨骼主要由60%至70%的针状羟基磷灰石与胶原纤维构成,HAP被视为人体骨损伤修复与替代领域性能优良且近乎理想的材料。
人工合成的HAP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和一致性,且可以控制大小和形状,可设计为特定的形态(如微球)。HAP微球的多孔结构为成纤维细胞提供了黏附和增殖的环境,使更多的胶原母细胞前驱物与其结合,进而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皮肤质地,增强皮肤弹性和光泽。此外,HAP还可刺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Smad2基因的表达增加,促进皮肤组织的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
2020-2024年,羟基磷灰石相关非手术医美项目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数据,全球范围内,HPA非手术项目数量从2020年的222,785例增长至2024年的418,173例,增长率达87.7%。其中,2023年项目数量为367,646例,2024年较2023年增长13.7%,增长趋势稳定。同时,其占非手术类项目总数的百分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0%,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在非手术医美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
来源:公开资料,沙利文分析
琼脂糖医美注射类产品分析
琼脂糖是一种来源于藻类的天然多糖,其主要成分为多聚半乳糖。它是由1,3连结的β-D-半乳糖和1,4连结的3,6-内醚-L-半乳糖交替连接而成,具有亲水性、电中性、化学稳定性、易塑形性以及一定的力学和降解性能。
琼脂糖分子在30~40℃范围内呈凝胶状态,由于具有亲水性,在分离过程中与大多数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进行较低的非特异性结合。琼脂糖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也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这些特点为琼脂凝胶介质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利用琼脂糖微球制备凝胶,更是兼具了微球多孔性与凝胶黏弹性等优点,可以起到更好的面部填充效果。
来源:沙利文分析
《蓝皮书》梳理了外泌体、羟基磷灰石、琼脂糖、壳聚糖、丝素蛋白等医美注射类产品的原理、发展历史、上市及在研产品等,分析了中国相关企业技术和产品,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07 部分布局医美注射类产品相关领域公司简介
斐缦生物
斐缦(长春)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斐缦生物”)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活性胶原蛋白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司以循证医学为基石,深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超过20年,依托生物分子学研究和工艺创新构建技术壁垒,逐步形成了覆盖胶原蛋白“医用牛养殖-活性胶原提取-医疗终端产品”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多元化业务布局。斐缦生物在生物合成医疗器械、功能食品、功能性护肤品等领域持续拓展,致力于满足大健康产业多场景应用需求,为医疗机构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安全、高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昊海生科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下属子公司统称“昊海生科”)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及转化、国内外资源整合及规模化生产,为市场提供创新医疗产品,逐步实现相关医药产品的进口替代,成为有关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2019年10月30日分别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经过十余年不断自主创新和产业整合,截至2023年,昊海生科完成了以人工晶状体、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及眼表用药、医用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医用几丁糖等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的行业重组,实现了创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一类新药)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产业化,进而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等四个主要业务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
恒医生物
东莞恒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医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研发制造的企业,是医美生物材料及合成生物学平台型公司,为国际合成生物功效原料领先企业。公司秉承原始创新精神,运用结构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国际前沿技术,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了耐90℃高温,具有真正三螺旋结构的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3*30T量产的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构建了生物活性功能原料、医疗美容、医药健康三大业务板块。
君合盟生物
君合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君合盟生物)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合成生物学技术及产品开发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推进创新重组蛋白质药物在内分泌、神经治疗、皮肤抗衰和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的生物医药产品和治疗方案。
聚源生物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仿生重组功能蛋白的产业化设计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20年致力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研发及其下游产品开发与生产,目前已实现了基于重组功能蛋白从基因设计、菌株构建、产业化设计、吨级产能放大、下游应用研发、下游产品安全及功效测试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聚源生物是第一家实现大规模毕赤酵母发酵生产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并以20吨高纯固体的年产量成为全球最大的重组胶原蛋白生产商之一。
巨子生物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生物科技企业,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的先行者及领军者,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巨子生物以其专有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设计及开发重组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截止2025年6月30日已拥有186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公司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在中国获得行业内首个发明专利授权,并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巨子生物在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基础上为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广大消费者构建了多样且不断扩大的产品组合。
美柏生物
美柏生物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一家以突破性人源iPS细胞体外表达技术为核心,以研发和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首次实现近似天然人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的规模化量产,美柏生物已成功构建自己的组织特异性仿生细胞外基质(ECM)表达平台MAYBIO MATRIX®,致力于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人源ECM研产销基地。
美柏生物拥有强大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已获注册专利20余项。公司在北京设立总部,并在湖南建立了核心战略布局:包括位于长沙市湘江新区的科研研究院、位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品工厂及位于雨花区可孚装备总部基地的原材料工厂,占地总面积达10,000㎡,其中,GMP车间及全自动无菌配液系统车间达5,000㎡。该基地负责公司创新型再生修复材料的研发、生产;产品涵盖皮肤修复类、无创注射类;剂型覆盖溶液、冻干纤维、凝胶、贴敷料;品类覆盖ECM、重组人胶原蛋白、左旋乳酸、聚乙二醇等,并提供委托研发、生产服务。具备年产80万支无菌凝胶的能力,支撑近10亿元产值。
原序律动生物
原序律动(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衰老领域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以“活性物+微球递送缓释技术”为核心定位,形成高品质重组蛋白、PDRN、微球递送缓释三大产品线,聚焦医美、高端化妆品及健康产业,为客户提供前沿的抗衰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
原序律动生物采用“全球研发中枢+本土化生产”的双轮驱动模式,其中创始人团队的在人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的深度研究,以及国际先进高端膜技术和微球技术平台,形成三元核心技术壁垒,推动医美原料生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
《蓝皮书》对布局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部分公司进行介绍,包括公司介绍、业务板块布局、上市产品、竞争优势以及技术平台等进行介绍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本文推荐阅读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报告↓↓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