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进入承压阶段,“收并购和轻资产”是韧性答案?
近日,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受宏观环境影响,医美行业整体承压,上下游企业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周期挑战。
行业调整过程中,两类代表性路径逐渐清晰:
其一,以四环医药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内研外购”双轮驱动,持续拓展产品矩阵,突破单一产品周期限制,为未来增长积蓄动能;
其二,以新氧为代表的轻医美高性价比模式,则凭借灵活的资产结构与精准的用户定位,逐步赢得市场认可。
上述趋势揭示出医美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信号:一是“内生外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正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支撑;二是轻资产运营模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
在“内生外延”策略的推动下,一批医美企业展现出优于同业的发展韧性。
朗姿股份通过持续收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即便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仍完成对重庆米兰柏羽的收购,进一步深化区域市场布局。
几乎同期,美丽田园宣布以12.5亿元战略收购高端美容连锁品牌思妍丽。此举是继2024年将市占率居前的奈瑞儿整合之后,美丽田园在构建多品牌矩阵上的又一关键落子。
与此同时,轻资产模式在线下医美领域展开多元探索。
新氧与京东分别以不同路径切入实体医美:新氧通过标准化体系快速复制“新氧青春诊所”,京东则在北京亦庄与国贸两地设立实体门店,逐步验证其线下服务模型的可行性。
然而,轻资产模式的快速扩张也伴随着运营挑战。新氧与京东虽凭借平台流量与平价优势实现初期增长,但仍面临线下运营的考验。
公开资料显示,新氧青春诊所出现“成熟期门店营收不如成长期门店”的现象,在长沙、重庆、成都等二线城市,门店日诊疗量仅为一线城市的一半。
其24%的毛利率在医美线下业态中处于低位,导致在二线城市陷入“低价难盈利、提价恐失客”的两难境地。
综合来看,在当前医美行业的整合阶段,收并购与轻资产运营已成为机构实现规模化的两大核心路径。
然而,二者均面临规模化之后的持续运营挑战:收并购考验的是资源整合与协同能力,轻资产则受制于跨区域运营效率与盈利模型的可持续性。
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不再仅是规模扩张的速度,更在于能否在规模化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运营体系,真正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质变。
2025年12月3日,上海,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新世界 精耕增长·2025未来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我们一起聊聊~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