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敷尔佳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敷尔佳10月23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归母净利润9538.69万元,同比下降44.96%。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36.73%。

    2025-10-24 10:12
  • 巨子生物“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巨子生物旗下自主研发申报的“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械三类证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2049。

    适用范围:适用于满足该产品说明书中所列条件下,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包括眉间纹、额头纹和鱼尾纹。

    2025-10-24 10:07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2025-10-23 10:20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2025-10-23 10:19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2025-10-22 10:27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新基建”,你可能一个都没瞄准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204

( 0 )

( 0 )

( 0 )

2020-09-09 10:02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新基建”,全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概念突然火了,一时间万物皆可新基建。在医美行业,医美基建是什么?医美新基建又是什么?新兴的IP打造、直播短视频、内容营销,该拔高到基建的高度,还是只是医美生态中的一颗螺丝钉?



全民皆谈新基建,

万物皆可新基建?




新基建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2018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提出,一般代指除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具有比较高的科技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涉及的是社会民生行业。


传统的基础设施含义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当在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已经饱和发展,传统基建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发展要求,新基建就出现了。


所以其实不难理解,本质上新基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提高效率。


还是回到我们的医美行业。


医美行业里面,有哪些是基建?


又有哪些可能会成为“新基建”?


对于行业来讲,它所需要的东西很简单:生产医美用品的品牌厂商、能做手术的医生、有求美需求的求美者,结束了。


但其实如果要这个行业有有个比较健康、积极、更饱和的发展,我们知道,针对行业里不同的角色,有一些不同的“基建”需求。


我们今天还是站在机构的角度,来简单分析医美机构所需要的基建和“新基建”。


抽丝剥茧,医美机构最重要的基建其实是:求美者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随着时间发展,在行业里出现的一切事物,一切更新的事物,都是为此服务的。



生态里的工具,不等于基建



机构在最开始的时候玩法其实比较单纯。


招聘一定数量的整形医生和护士、咨询师。


通过买广告位的方式买流量:包括但不限于电梯、公交、本地电视台、网页广告、百度排名等等;


做渠道,给渠道高额分成,很多美容院、小的美容工作室、甚至理发店,都有他们所链接到的医美机构,成交后直接分成。


后来出现了垂直的医美电商平台,再到阿里健康、京东、美团点评等非垂类三方平台也入局医美。


对于求美者来说,能像挑选货物一样去挑选医美机构、项目、医生。对于机构来说,接触到的求美者更精准。


本质上,垂直的医美电商平台对医美信息公开透明化非常差的这个弊病有了一定的解决。


同时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求美者和机构之间的沟通效率。


但是垂类医美平台、三方平台,就是基建了吗?


未必的。


从某方面来讲,它们是非常优质的效率提高工具,但是要拔高到基建的层次,可能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为什么?


基建需要对应巨大的消费需求。


举个例子,当4G通讯成为基建,那么习惯4G手机之后的你,还能不能回到3G的世界?你回不去的(个别及其偏远的地方除外),现在你已经不能接受活在没有4G信号,没有wifi的世界。


同理,在未来,当我们所习惯的通讯产品都由5G通讯技术来支撑时,那么我们还能不能接受回去用一个4G手机?


这里面所蕴含的需求,才是这个“巨大”的需求。


但是目前求美者对垂类平台、三方平台的需求,大到可以使之成为基建的量级了吗?


市场调研报告的数据往往都大而美,平台确实帮助机构拿到了很多求美者。


但是现在,很多渠道医院比很多小而美的直客医美机构都活得好,招人羡慕。


很多直客机构,老老实实做网络营销、做内容营销、做三方平台,但就是干不过渠道医院。


所以其实,与其用“基建”这样潮流的词去定义我们现有的平台、工具,不如说它们最本质的作用是丰富了医美行业生态。


渠道医院未因三方平台的出现而消失殆尽,三方平台也能在行业里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管是做精准求美者营销也好,打破信息壁垒也罢,对医美生态来讲,是越来越丰富完善的。


再说,也没有人规定做渠道的医美机构就不被允许做三方平台,为丰富生态而出现的工具,不必要对立分割来看,它们不是仇人,互不矛盾,重点是我们怎么去配比、利用这些工具。


最终大家都是为求美者的需求、为市场需求在服务,只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做正确的事情,各自收取服务费。



IP、内容营销、直播、同理



IP、内容营销、直播、短视频,这些概念和玩法,基本上都是从别的行业借鉴到医美行业来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那这些,能成为医美的基建吗?


营销是医美机构的基建,但是营销方式不等于营销,也不等于基建。


方式随时都在随互联网的风口边,今天是直播这条“猪”飞起来了,明天呢?


追热点,不如练内功。


我们回忆一下,做IP做的好的医生,完全是靠包装吗?


更多被记住的、IP做的好的医生,是因为本身就有特点可以拿来不停的优化放大,成功的IP从未脱离医生的本质特点而存在。不管这个特点是在性格,还是在技术。


而IP打造的这种方式和概念的提出,只是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在网络上被曝光出来,时间倒推到求美者没有这么沉迷互联网的时代,这些医生就是曾经由口口相传而出名的口碑医生。


只是现在这个口口相传的渠道从线下走到的线上,而口碑医生的名气也能辐射到更多数量的求美者。


直播同理,在线上,视频面诊、医美直播里的优秀主播,把他们放到线下,也是成交率最高的那一群人。


只是现在通过直播的这种方式,把他们在线下和求美者沟通的这个环节,放到了线上去。内容会有调整、场景会有变化,但是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好的咨询师、面诊师,和他是不是在做主播没有关系。


如果一家机构的咨询师沟通功底本来就很弱,即使用上了直播这样飞起来的工具,那也起不了什么用。


直播工具能做的,是把优秀的咨询师、优秀的面诊医生的优势,放得更大,是锦上添花。


这些优秀的、提升效率的工具,是给平时在线下就不断积累、不断迭代的人、机构去赋能,去放大转化的。


所以即使今天我们就定义这些出现在医美生态里的、优质的工具为“新基建”,也不可避免这样一个现实:“新基建”带来的新机会,大多数人是抓不住的,机会只留给在行动的人,甚至不会留给在准备的人。


直播一夜带货千万的故事,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医美真正的“新基建”应该是:围绕市场需求、求美者需求去提升效率、干正事的人。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行业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