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医生共享医院 VS 机构共享医生,谁更贴合行业趋势?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870

( 0 )

( 0 )

( 0 )

2020-09-15 09:47

主编微信.png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国内医美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孕育出了一些新的有关求消费者和医美医生之间、医美医生和医美机构之间的新链接模式,医美共享医疗就是其中一种。据观察,目前已经出现的医美共享医疗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医美共享医院,第二种是医美共享医生。两者各据特色,但哪种才最符合当下的医美产业,且未来有持续的生长力?


医生共享医院


对于共享医院场所的机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目前位于北京的联合丽格第二医疗美容医院(下午简称:丽格二院)。


据悉,医院设有实验室、手术室、非手术诊疗室及口腔诊疗室。


从服务对象来看,它不服务于求美者,不服务于医美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独立的医美医生,为有获客能力的医美医生提供手术所需的硬件设备、耗材、及施术场所、麻醉和护士护理服务、病房等等。


是以一个固定的医疗场所,对多个医生的一对多模式。主要的收费方式是按时长收费。


同时,对于每一个在这里进行手术的医生,都要进行背调和多点注册,这是为了防止医院成为医生的所谓“飞刀场所”,并且即使丽格二院不直接对医美消费者进行市场营销及教育,但也需要对消费者的安全负基本责任,所以严格检查医生资质。


然这里不负责客源,所有的服务,不管是提供手术场所也好,还是学术学习活动也好都是围绕医生进行的,那么最终目前最让人头痛的“流量”问题,还是要靠医生个人去解决。


也有医生对我们表示,医疗属性的共享平台已经出现好几年了,多点执业的注册也方便快捷,但是需要医生有自己的流量才行得通,目前丽格二院这种共享平台的形式,对医生的个人品牌要求越来越高。


支撑起消费者跟着医生去一个可能是非医生固定执业地点的机构进行医美整容手术的,是大量的信任货币。目前看来,医美要在医美消费者认知里储存到足够的信任货币有两个值得发力的角度,一个是从个人IP的角度出发,打出自己的公信力,起码要做到医生个人的社会美誉度高,学术背景、从业背景、医品、医德、医术佳,这是得到信任的基本前提。另一个就是消费者的口碑转介绍,对于医美医疗这种特殊的医疗行为,熟人及老顾客转介绍往往是成交速度更快的路径之一。


由于与顾客成交的压力全在医生个人身上,那么对于丽格二院来说,当这些“小而美”创业医生的个人IP商业化能力尚且需要提升的时候,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对这种模式的担忧点还会存在于医疗纠纷上,出了问题到底找谁负责?谁会负责,丽格集团的董事长李滨此前表示过,所有的医疗纠纷会全部由共享医院出面处理并承担责任。


所以总结一点,从模式上看起来,只要有足量有实力的医生能自己解决客流问题,并且丽格二院对医生的服务能让医生满意,对医疗纠纷有不伤害消费者的解决办法,那这就是个很美的发展模型。


机构共享医生


在前不久的美沃斯大会上,一家主打医美共享医生的展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同样是做医美共享医疗,它们的发力点在在于共享出医生的技术,提供给有需求的医美机构。


当时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对于国内很多医美机构来讲,没有技术足够好的医生,甚至是水平及格的医生,是它们的痛点之一。并且目前国内的正规医美医生水平有限,医美机构对于互相匹配、合适的医生人才一直是比较缺乏的。


而与此同时,在国内目前已有的医生从业者来说,部分是已经非常出名的,有着强大口碑与IP支撑,不愁没手术可做的医生,但是对于另外一边的大多数医生来讲,尤其是刚进入行业不久的中青年医生,这部分医生技术过关,但是却不如头部医生有那么多变现以及成名的机会。他们正是这样一个为机构和医生之间提供双边服务与链接的平台。


医生入驻后,机构根据顾客的项目需求下单,以此,在理想状态下机构完全不需要以固定底薪“养”医生。当和顾客沟通好需求之后,从共享医生平台下单即可。医生同样以多点注册的方式到机构为消费者进行手术。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医生几乎是丧失了对手术的话语权,只能选择做或者不做,接或者不接这一单“生意”。由于前期的咨询、沟通全都由机构出面完成,医生在整个医美医疗的服务里,基本上是充当一个做手术的“工具人”角色,如果单纯的是以做大量手术来增加收入,这种形式倒也无可厚非。


里面的问题在于,在医生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出现医疗纠纷的情况,这种时候如何界定权责,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医美消费者在见不到医生的情况下,愿意来某家机构进行整形美容项目,同样需要机构在消费者认知里储存了足够的信任货币,相比于信任一个具体的医生,单纯地信任一家医美机构,对消费者来说难度更大。无论是对于会给她具体实施手术的医生,还是做完手术后的术后效果,对消费者来说都很难形成画面感。


虽然这类平台的出发点是共享医生的时间与技术,医美机构能选择资质齐全、技术过关的医生来服务消费者,从而降低“无资质医生”对消费者及医美市场的伤害。但是客观上来讲医美机构也仍然会面临很大的成交压力,此时的机构方更像是一个医美项目经纪平台。医美机构完全“不养”医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共享医院为医生提供服务对医疗场所提供租赁服务的形式,还是共享医生技术,帮助机构和医美医生之间提供链接桥梁的共享医生集团,都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产物,究竟哪种形式更容易被消费者和市场接受,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平台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