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

    10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修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问题的精神,紧密贴合市场发展现状,直击当下竞争乱象,积极回应当前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和认定标准,增加关键词搜索、侵害数据权益、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恶意退货、平台责任等方面的制度,推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法治保障。

    1天前
  • 创健医疗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进入CDE药审中心审评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信息显示,由创健医疗申请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于10月14日获受理。值得关注的是,7月30日,创健医疗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植入剂”申请也获得受理。

    1天前
  • 华东医药高端透明质酸MaiLi Precise中国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获NMPA受理

    近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其申报的三类医疗器械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MaiLi Precise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1天前
  • 贝泰妮与科医人达成合作

    近日消息,贝泰妮与科医人在家用医美设备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家用美容仪品牌初普Tripollar在中国市场的深度运营与产品创新。双方合作有望填补专业医美与居家护理的场景断层,为家用美容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天前
  • 希恩菲与PharmaResearch签署氐殊药械产品合作协议

    10月14日,希恩菲(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希恩菲(海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 PharmaResearch 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氐殊 3 类药械组合产品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并同步落成其海南首座国际标准工厂。


    此次合作将结合PharmaResearch在PDRN/PN再生医学方面的研发优势与希恩菲在中国的渠道及制造能力,推动氐殊等高端医美产品的本地化转化,促进中韩在医美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产业融合。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还是护肤品?华熙生物的态度越来越明显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833

( 0 )

( 0 )

( 0 )

2021-07-07 09:37

导读:7月1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预计增长95%-105%,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30%-40%、25%-40%。不过,与业绩增长的利好消息截然相反,华熙生物(688363.SH)公司股价却在次日大幅下跌,截至7月2日下午收盘,华熙生物报价279.31元/股,跌幅为6.59%。


华熙生物到底做了什么在预估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反而不被市场看好?


首先数据说话,据财报数据,2018年-2020年,华熙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3亿元、18.86亿元、26.33亿元,同比增长54.41%、49.28%、39.6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5.86亿元、6.46亿元,同比增长90.70%、38.16%、10.2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5.67亿元、5.68亿元,同比增长88.34%、35.16%、0.13%。


很明显,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的增速都逐渐放缓。


市场一直以“医美龙头”定位华熙生物,如今股价下跌不排除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华熙生物在医美版块的表现不再突出,同时转型、扩展业务带来的压力,也动摇了资本对华熙生物的信心。


根据其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同比增长112%,首次超越原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占比过半。另外在今年4月12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华熙生物也表示2021年将把经营重心转移至功能性食品领域,“公司业务由原来的三驾马车协同发展升级为‘四轮驱动’”。


很明显华熙生物自身也不再将医美业务作为战略的首位。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华熙生物的医美主业已碰天花板。


华熙生物目前的四大板块分别为原料、医美产品(含医疗产品)、护肤品、功能性食品。从经营的角度考虑,一家企业做转型或者是开拓其他业务,一方面原因是原有主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就是要拓展的业务“有利可图”。


01 原有主业承压,医美产业天花板已至?


华熙生物在玻尿酸原料市场中市占率较高,但原料市场的空间毕竟有限,加之同行的剧烈竞争,华熙生物不甘于只做玻尿酸原料业务,也早早在医疗终端市场中进行了业务布局。华熙生物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商和销售企业,但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近乎饱和。


华熙生物也曾和众多医美原料企业一样,医疗终端业务早有布局。华熙生物目前已有“娃娃针”、“御龄双子针”、丝丽动能素、基础水光等产品。这些都是以玻尿酸为原料衍生出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华熙生物的表现并不突出。


首先,除玻尿酸外,华熙生物其他材料相关的产品几乎空白。前段时间被吊销的韩国美得妥公司公司A型肉毒素Innotox,其在国内的合作方正是华熙生物,此事一出,华熙生物股价大跌,同时其在肉毒素领域的布局遭受重挫,至今没有曝出有更好的合作方,所以华熙生物在肉毒素这块的布局基本搁浅。对比其他公司,爱美客、华东医药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玻尿酸终端产品,陆续推出了线雕、再生针剂、减重产品、塑形产品等。尤其是在各个医美公司都在加注再生材料之际,华熙生物似乎并不着急。


02 护肤品+食品,华熙生物的多元化之路


华熙生物目前在医美行业中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地位,其产品也依然有较高的市占率。华熙生物之所以加大力度投入到功能性护肤品领域也是看中了近几年国潮护肤品发展势头迅猛。


细数当下华熙生物的护肤品牌,表现最好的有四款:润百颜、米蓓尔、夸迪、BM肌活。功能性护肤品版块短短两年已经超过了原料的营收贡献,可见其增长潜力是巨大的。


但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营销费用也在不断增长,华熙生物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有高达11亿元的巨额销售费用,约占总营业收入的四成,较上年增加约111%。单是线上服务推广就有近5亿元的费用。造成了华熙生物销售收入增长近40%,净利润增速仅有10.29%的尴尬,远低于爱美客45.4%的净利润增速。


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的营销投资上投入不少。


但在功能性护肤品刚刚取得阶段成功时,华熙生物将重心转向食品级终端市场。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通过由华熙生物申报的玻尿酸钠为新食品原料的请求,随后,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饮用水品牌“水肌泉”。


就目前来看,玻尿酸食品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初期,做好市场教育,同时将产品功效展示给用户成为华熙生物的头等大事。但是从研发方面来看,华熙生物本身存在研发短板,长期研发占比不足让其布局功能性食品备受质疑,产品安全有待市场检验。如果华熙生物保持研发的低投入,很可能陷入“重宣传轻研发”的困局,能否成为华熙生物业绩增长的第四驱动力尚未可知。


可以看出,华熙生物虽然没有在医美领域深耕,但是它一直在玻尿酸领域中深耕,从医疗终端产品到护肤品、化妆品,再到食品,一切都围绕玻尿酸展开,从而形成全方位的产业链条。但是华熙生物除原料端外,在其他领域未形成护城河,被替代的风险非常大。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