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2025-09-12 16:32
  • 欧邦琪透明质酸钠凝胶皮肤充填剂获FDA批准

    9月11日,沃尔登卡斯集团宣布,公司旗下Obagi Medical品牌的首款透明质酸注射用凝胶Obagi® saypha® MagIQ™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产品由奥地利科罗马制药研发,采用专利 MACRO Core 技术,能形成稳定的三维透明质酸基质,旨在提供自然效果、均匀分布及可预测的注射体验。沃尔登卡斯计划于 2026 年在美上市,并与现有护肤业务形成协同,推动 Obagi Medical 成为集护肤与医美为一体的领先皮肤学品牌。

    2025-09-12 16:31
  • 朗姿股份拟9247万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股权

    9月10日,朗姿股份(002612)公告拟以9247.5万元现金收购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67.50%的控股权。这一交易既是其医美全国布局的关键落子,也是 "体外培育 + 成熟收购" 模式的再度实践,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朗姿的资本运作路径备受关注。


    截至2025年3月31日,重庆米兰柏羽100%股权评估值1.37亿元,对应67.5%股权价9247.5万元。标的业绩支撑显著:2024年营收1.48亿元、净利514.7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00万元、净利401.89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2025-09-12 16:31
  • 叮当健康加码“创新药”布局 与礼来达成合作

    近日,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与礼来集团(以下简称“礼来”)达成合作,继北京地区之后,叮当健康在广州、深圳的药房正式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

    2025-09-11 15:35
  • 绽妍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

    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绽妍生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绽妍生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绽妍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两大板块,具体来看旗下拥有专注肌肤问题修护的“绽妍”、婴幼儿皮肤学级护理品牌“绽小妍”及生物活性复合酸品牌“德菲林”三大核心子品牌。

    其中,“绽妍”品牌在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表现强劲,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敷尔佳与巨子生物。


    2025-09-11 15:35

 医美行业观察

​新氧首款玻尿酸爱拉丝提上市——2C×2B全新增长模式如何赋能机构?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998

( 0 )

( 0 )

( 0 )

2022-05-23 10:19

导读:在疫情的冲击下,整个社会的经济都遭受重创。聚焦到医美行业,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业内人对未来的期望大多也抱着“谨慎乐观”的心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医疗相关支出同比下降5.4%;医美研究院数据显示:近8成医美用户因疫情推迟医美计划。但同时根据医美研究院此前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能活下来的机构中有近6成营收是继续增长的。


俗话说“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整体经济趋势下行,依然有机构是在增长的,是没有“裸泳”的。那么是谁在赚钱?又是哪些群体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在消费?


1 疫情冲击下机构生存百态和消费趋势变化


医美具有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同时也是服务行业,是一个需要在线下完成交付的行业,因此,疫情给机构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根据医美研究院近日做的一项调研显示:2022年到目前为止,80%业绩出现下滑,14%业绩持平;54%的机构/企业现金流支撑不足6个月;63%的机构/企业有裁员现象。8成机构业绩出现下滑,且超半数的机构/企业现金流支撑难度大,说明疫情冲击下,营收下降明显;另外在成本方面,根据2019年德勤数据显示,头部医美机构在百度竞价的平均成本近5000元,单个获客成本不断走高。在疫情的冲击下,不仅获客成本提高,结合营业时间,人工成本也在持续升高。


201.png

202.png


这里包含两个信息点,一是营收的下降;二是成本的居高不下。本就净利润率不高的医美机构在疫情之下甚至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但同时,医美市场规模是在飞速扩大的,2012年至2021年仅仅十年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就从298亿元飞速增长到2274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3000亿元。


203.png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轻医美用户规模达到1520万人,2021将增至1813万人,轻医美用户增势喜人。


204.png


一方面是医美行业尤其是轻医美领域爆发式的增长;一方面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机构端在营收、净利上的困境。所以,不是行业有困难不赚钱,是机构赚不到钱。这就对机构和品牌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在选品还是在造品上都要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她们对细分市场的需求越来越高。性价比高、安全性高、效果好、维持时间长的产品才具备潜力。


2 疫情下的医美行业新蓝海在哪里


有医美机构表示,“机构要在疫情之下尽量降低影响,概括地说就是‘开源节流’,‘节流’要从成本方面考虑,是短期止痛,‘开源’则是一家机构要持续思考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设计一款好卖,也就是消费者喜欢,且有利润的项目则是‘开源’的核心。”


近日,新氧独家代理上游品牌爱拉丝提玻尿酸的消息引来行业关注。新氧作为具备toC能力的头部垂直平台,从代理产品切入,进军上游,它的toC能力是否能带来一款“好卖且有利润的产品”,令人充满想象和期待。


而从新氧角度出发,我们观察到从去年开始,新氧已经开始布局医美上游产业链,并购中国领先的本土光电设备厂商奇致激光的同时也开启了上游品牌代理的业务。


众所周知,新氧一直是通过“社区+电商”的模式双向提高医美行业消费者决策效率和机构的获客效率。它拥有医美行业最垂直的用户群体,也就意味着它在用户洞察、数据分析上占据巨大优势,也能同时快速发现用户和机构的痛点。


205.png


新氧对产品营销的C端赋能,主要是从新氧对消费者了解出发,不仅有自己平台的资源,还有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多个平台矩阵资源;在线下也设置了体验官、网红探店等,全方位洞察用户需求,然后完成对用户种草、决策等全链路的影响。


此次,新氧独家代理爱拉丝提玻尿酸,意味着新氧将正式开启上游品牌蓝海战略,一个全新的市场即将被开辟。


3爱拉丝提上市在即 三重利好信息值得期待


目前的玻尿酸市场中,高粘弹性玻尿酸的支撑力好,不易扩散移位、塑形持久,但劣势是延展性差;而低粘弹性玻尿酸的延展性比较高,但是塑形能力差。


206.png


从研发的角度看,这种诉求考验的是企业在交联技术上的突破。传统交联技术需要通过比较高的交联度来得到更好的粘弹性表现,但过高的交联剂使用量有并发副反应的风险。交联剂使用量过高或过低都有不可弥补的弊端。


这就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升级,在尽量降低交联剂使用量的情况下,提高交联效率,得到更高的粘弹性。目前交联度低但塑形好的产品在市场上尚处于空白,爱拉丝提在这方面的突破创新是值得期待的。


除此之外整个轻医美行业都比较关注的是效果保持时间。尤其是注射类的产品,时间过长有安全风险;时间过短,都不能满足机构和用户的要求。


207.png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产品的安全性,这主要考验的是原料的品质。据悉,爱拉丝提使用的是日本资生堂生产的高品质医用级透明质酸钠原料,其中内毒素的含量远低于国际管理标准,极其安全。


不管是提升塑型能力、提升安全性,还是延长维持时间,爱拉丝提都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5月24日的爱拉丝提线上新品发布会上,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金星、联合丽格医疗美容投资连锁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滨等行业专家将对玻尿酸领域前沿技术、美学研究、注射方案、新氧产品营销C端赋能等领域进行解读。


更有价值的是,在疫情影响下,品牌方应该如何与机构联动起来应对冲击,促进行业回归正向发展,品牌方在赋能机构方面有哪些真正的利好消息,都将是这次发布会上的重磅讨论环节。


新氧作为爱拉丝提的独家代理商,也作为头部医美互联网平台,将同时利用新氧to C能力+品牌to B能力开启全新的品牌营销模式赋能机构与求美者!


锁定5月24日20:30分爱拉丝提新品线上发布会,见证品牌新物种的到来!


208.jpg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