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远想生物CMO 王璨:揭秘商业与医学中的再生医美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349

( 0 )

( 0 )

( 0 )

2022-10-11 11:59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


作为国际医学前沿和重点发展领域,再生医学不仅引领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医美技术的革新和突破。近两年,再生医美成为行业内最受关注的风口。近日,在医美产业笔记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2中国轻医美大会”上,远想生物CMO 王璨以《再生医美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带来干货分享,以下为精彩内容:


图片


一、再生医美成为2022年行业最热词条


今年医美行业整体的大环境是比较难的,大家都在探讨接下的方向在哪里?在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是今天大会的主题——轻医美;另一个则是再生医美。


再生医美在过去一年非常的火,上游行业中利好表现非常明显,像少女针公开财报完成2.7亿销售,超过全球的销量,濡白天使2022上半年销售约1亿元,再生产品能否成为下一个玻尿酸,也是行业中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二、再生医美材料的多方解读


艾尔建联合德勤的最新报告中显示,目前的新型材料并不是真正的再生医美,而是胶原蛋白的刺激物。由于胶原蛋白刺激物对人体组织的刺激疗效,这是国内市场赋予其“再生”概念,而我们需要意识到,医美再生医学≠组织增生。


再生医学,是指利用人类的自然治愈能力,使受到巨大创伤的机体组织或器官获得自己再生能力为目的的医学。从面部填充剂的分类来看,无论是PLLA还是PCL均属于B类,与现在比较主流的玻尿酸、胶原蛋白“异物占位型”的机理不同,但是其又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再生医美,真正的再生医学是D类。另一份券商报告中将其定义为胶原的新生,还有一种分法就是一个是刺激,一个是诱导,刺激是指利用一些异物炎症反应刺激胶原新生,诱导则是信号的诱导。


图片


广义来说的再生医美,范围就更广了,从光电项目的射频能量、电能量、超声波,到微针、高分子材料、表皮生长因子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到底什么是再生医美,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接下来就从我们的角度分享一下,什么是再生医学,再生医学的本质或者说消费医疗的本质是什么。


三、商业与医学中的再生医美


医美属于消费医疗的范畴,本质是消费+医疗,而不只是单纯医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需求。因此,商业中的再生医学并不等同于医学中的,现在的再生材料的成功,只是阶段性的;商业上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受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下游比较保守,更加关注高净值客户,存量客户,医美新品则是收割这些客户的手段,这些高净值客户不在乎产品的医学性,更在乎的是有没有新的东西。


第二个驱动因素是新产品和新技术。新的供给会驱动高端人群的需求,受水光合规性影响,很多产品都不能使用了,大家在皮肤科的关注度会下降,更多关注到微创、注射,目前这些再生材料在短期商业上是非常好的一个成功。但是长期来说可能要打一个问号,长期我们还是要看消费医疗的本质,也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看消费者想要什么。


图片


产品的效果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的,效果+成分都是功能利益项的,占到80%以上消费者的关注,而效果又分效果、安全性和维持时间三个点。在相对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里,消费者会进一步关注它的品牌,这就是消费医疗的本质。我们在做对市场、产品、类别的预估时候,会回归到本质,思考这个产品到底满足了消费者哪一些需求,然后才能评估长期的市场结果。


目前市场上的再生材料,满足了在竞争比较激烈的“红海”玻尿酸市场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情感需求,而在功效上又满足了一部分维持时间的需求。玻尿酸维持时间一般在6-12个月,宣称是18个月,而现在再生材料宣称18-36个月,甚至5年的时间。其次就是安全性,无论是再生材料,还是玻尿酸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有栓塞、致盲的可能,所以在安全性上也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再生医美是全新的医美体系


《全球再生医美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这本书里面汇集了全球关于再生医美的趋势、前沿以及定义,再生医美、再生医学跟组织工程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只有这三种类型的方向才是再生医学:一个是细胞,以细胞与干细胞为主;二是信号,三是支架。


图片 


从轮廓维度来讲,只有重建功能组织,跟原来完全一样的修复才是再生医学;从皮肤的维度来说,我们所有的皮肤问题都是跟细胞老化相关,不管是黄褐斑、痘痘,还是色素、皱纹等问题都跟细胞相关,因此再生的底层是细胞的再生。


实际上,再生医美可以贯穿医美治疗,是一个从底层上解决衰老问题的完整医学体系,而不是某一种材料,利用某一个产品去刺激胶原再生。它是可以迭代、升级的,与现在的传统医美不同,这是我们对于再生医美的一个定义。


五、再生医美的临床应用发展与组织工程三要素的发展密切相关


再生医美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从最开始的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克隆、克隆羊、克隆猴等这种从0到1完成的完全新生的组织,到后面是再生的生物支架、生物材料,驱动了再生医学、生物科技的发展及衍生出基因的靶向治疗、多功能干细胞分泌,到2013年的时候又发现干细胞外泌体。


在过去的几年,干细胞已经明确规定不让卖了,主要是受大美业影响被彻底炒烂,而外泌体也被发文警告不能添加到化妆品目录里,还有很多好的技术包括生长因子、VGF、血管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等,在没有非常成熟、非常正规的情况下就被用烂了,因此被禁止添加到化妆品里面。


再生医学在医美领域,随着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的发展而发展,完成了细胞的年轻化、组织的新生、毛发的新生等在医学上的应用。再生医美与组织工程是密不可分的。组织工程的三要素是:细胞、支架、信号。


图片


信号我们之前用得比较广泛,其中最强的就是外泌体,它是干细胞分泌的细胞间质中传递信息的一个物质,提取了我们所有需要的信号,它所属的磷脂双分子膜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因子。虽然目前还没有严格禁止,但也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同时并不是所谓的宣称是外泌体的产品成分都是真正的外泌体。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未来的再生医美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再生材料,它的出发点是基于消费者底层的需求,对于效果自然、持续时间、安全性的需求,并将其分为三种机理,细胞、干细胞分化诱导的再生,信号诱导再生的过程启动,支架诱导的组织新生。 


再生医美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还是希望跟行业一起,随着合规的越来越严格,真正做一些长期的事情,真正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关注医疗底层逻辑,而这也才是消费医疗的本质,消费属性和医疗本质的结合。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