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2022中国轻医美行业的“内生与出路”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361

( 0 )

( 0 )

( 0 )

2022-10-11 12:07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


轻医美成为整个医美行业最大的风口是毋庸置疑的,暴涨的消费需求、巨头的入局、资本的加持都使轻医美市场得到迅猛扩张,千亿轻医美市场魅力无限。医美产业笔记联合创始人王婧在「2022中国轻医美大会」分享了对轻医美行业的趋势洞察,以下为演讲全文:


图片


我们梳理了半年多以来发生在行业的一些关键词和大事件,它们背后浓缩的是行业的迭代、变化和出路。


图片

 

如果用一句话反映今年的行业情绪,可能是“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与迷茫。”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给大家传递的寒气,医美从业者面临很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是行业监管加剧了很多人的焦虑,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关于行业情绪的调研:比如有超过50%的企业,现金流的储备不足6个月;调研的企业,80%的业绩同比去年是下滑的;很多人认为2023年后市场经济才会好转……


相信现在从业者面临着很多挑战是相似的,我们要主动配合疫情的防控,我们要主动合规,适应消费波动,寻找新的增长模式等。


接下来我们从几大板块展开分析一下行业:


一、2022年医美行业投融资风向


今年的资本都越来越理性,我们把去年上半年、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做了对比,今年一共14起投融资事件,金额超过8亿。跟去年相比,金额和数量都大大下滑。


宏观数据来看,政府部门的融资增速,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增速一直往上涨,说明政府在加大力度借钱投资,刺激经济。但是居民部门的融资和企业部门融资是在下滑的,说明大家不愿意借钱了,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有所减弱。


具体到医美赛道,上游厂商备受资本关注,到今年,趋势还在持续。我们梳理了今年半年以来被融资的一些企业信息,大家可以看到,主要的领域还是集中在药械和器械板块,资本对机构、平台关注热度比较一般。


二、行业监管再现新方向,重点转向直播和税收


近两年行业监管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今年监管的重点主要有2个,一个是直播,一个是税收。


跟直播相关的:今年5月九部委联合发文,严查医疗机构公务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互联网平台,比如小红书、抖音,也在加强监管,包括今年6月份,抖音直播关闭医疗健康类的创作者他们的商品分享功能。


跟税收相关的:今年8月,杭州虞美人隐匿收入超47亿,最后被罚8千多万的新闻,也引起了行业轰动。


站在机构的角度,行业最大的不公是,合规的成本高昂,不合规的成本低廉,很多人屈服于严峻事实。但是合规监管的时代,才能孕育真正的巨头。


三、医美用户的“变与不变”


用户侧,她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有什么样的变化?首先用户规模,还是以90后女性为主,但是这个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我们看到男性用户,00后以及中老年人,对医美的关注度、投入度也越来越大。


在消费金额上,首次消费客单价,超过38%的用户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其次是2000-3000元,消费频次1-3个月一次。


图片


具体到需求层面,面颈部问题、肥胖等身材问题需求显著,全身医美需求排行第一的,86%的用户关注衰老、色斑、面颈部问题,超过50%的用户更倾向通过光电类这种不破皮项目达到目的。


聚焦到面颈部,需求最旺的是抗衰紧致,第二是美白,抗衰紧致18-35岁用户占比60%,美白赛道,2021年行业规模突破5千亿,2019到2021年两年间,用户对美白淡斑关注度提升了9倍。


我们也做了更细分面/颈部需求的调研,法令纹/细纹、胶原蛋白流失……


图片


身体类项目中,需求第一的是脱毛项目,也是很多机构引流的项目;第二是减脂塑形,潜力型项目。


在私密项目的调研样本中,只有20%的用户体验过这个项目,80%的用户保持观望,整体接受度和市场教育有待提升。


四、新老品类的成长与突破


下面看一下市场上关注度和活跃度比较高的一些品类,它们的现状和趋势。主要包括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再生针剂,我们把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产品进行分类。


图片


玻尿酸:主流地位仍稳固,增速趋缓,处在成长后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主流地位非常稳固,处于成长后期,增速也慢慢趋缓。现在市面上厂家非常多,产品非常丰富,我们以艾尔建为例,一家企业就布局非常多的细分领域,无论从交联技术、维持时间,都在不断精进。


肉毒素:受制于供给不足,处于成长中期


受限于产品审批流程、产品毒性等因素,获批产品数量非常少。虽然2025年预计肉毒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亿,复合增长率30%左右,但是产品供给非常有限。


和玻尿酸的市场对比来看,目前市面上获批肉毒素仅4款,玻尿约60款。而且不仅仅是中国获批少,我们看美国获批的产品不多,只有5款。


再生针剂:市场新关注点,处于成长前期


再生针剂,这两年关注度很高,但是市场上受到的争议也比较多,我们认为它处于成长前期,技术相对成熟,也可以量产。


以童颜针为例,获得械Ⅲ认证的就两款,一个是爱美客的濡白天使,一个是圣博玛的艾维岚。很多通过的是Ⅱ类、Ⅰ类,有的还在审批认证中,从这个赛道变化来看,短期的赛点,在于是否有合法的牌照,长期要看产品力是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图片


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处于导入期;动物胶原蛋白处于成长期


近两年胶原蛋白有很多高光时刻,华熙生物收购益而康、锦波生物、巨子生物拟上市等,引起了很多人对胶原蛋白市场的想象。


动物胶原蛋白处于成长期,因为存有一定的致敏性,生产产能受限,生产成本比较高;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技术壁垒比较高,合规产品比较少。如果未来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产量上有所提升,是可以挤压动物胶原蛋白市场的。


未来,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想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我们认为要突破三个难点,一个是产品的支撑性,安全性,以及规模化,这是我们未来看到胶原蛋白市场的一些发展亮点和机会。


五、医美机构现状与趋势


相比于上游,机构门槛偏低,行业集中度也低,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我们今年做了几十场线上直播,经常看到评论区有人说现在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根据我们看到的数据,国泰证券数据显示:前五大省份医美机构数量2.41万家,占全国份额环比减少0.32%;而深圳市卫健委前段时间公布的,深圳市医美机构截至今年6月,同比去年12月,增加了52家。有增有减,相比于其他行业,医美的活力还是非常充沛的。


目前面临的挑战基本上包括三点:新规面前,传统营销玩法失灵;资本面前,存在感变弱;轻医美趋势下,机构纷纷转型。


未来我们认为轻医美机构发展的机会点有三个:


一是专科化。定位要清晰,要有自己特色的品项,才能突破内卷;

二是数字化。机构对数字化的认知和投入还是不太足,但是数字化又有很大的价值,可以降低机构获客成本,可以让医疗过程变得更标准化、透明化、精细化;

三是品牌化。轻医美品项统一要求非常高,品牌化也有助于规模效应的扩大。


以上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轻医美行业,我们所看到一些现状和趋势,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也期待后面的嘉宾带来更有价值的思考,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