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5小时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5小时前
  • 广州海峡X普丽兰战略合作迈进新里程!幼白瓶美白入院、首位“Max大师”诞生

    7月23日,普丽兰与广州海峡医疗美容医院合作举办的幼白瓶新品首发暨临床应用共探会圆满举办。普丽兰幼白瓶正式进驻广州海峡医疗美容医院,尤其是炎症后色素沉着、敏斑等复杂色素问题的治愈中,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普丽兰与广州海峡医疗美容医院的战略合作也迈进新的里程碑:“PDRN临床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同时,为表彰广州海峡医疗美容医院周红英主任的专业探索,特隆重举行了普丽兰首位“Max大师”荣誉授予仪式,“Max大师”代表着在PDRN临床探索的钻研精神,是对专业深刻理解和持续追求的见证,同时鼓励更多医师深耕PDRN在问题性皮肤的应用价值,对丰富问题性皮肤领域的学术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5小时前
  • 诺和诺德任命马兹亚尔·迈克·道斯达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7月29日,诺和诺德宣布,任命马兹亚尔·迈克·道斯达(Maziar Mike Doustdar)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自 2025 年 8 月 7 日起生效。

    Maziar Mike Doustdar 目前担任诺和诺德国际业务执行副总裁,该业务涵盖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子公司,领导员工总数近 2 万人。据官方信息,在他过去十年的领导下,诺和诺德国际业务的销售额增长超过一倍,2024 年达到约 1120 亿丹麦克朗。


    5小时前
  • 合成生物企业仅三生物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

    7月28日,拓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并签署合作协议。拓新药业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对仅三生物增资。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仅三生物1.75%的股权(以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为准)。本次资金将用于仅三生物主营业务的发展、运营以及根据公司已批准的预算、商业计划确定的其他用途。

    5小时前

 医美行业观察

再添一笔超亿元融资!重组胶原蛋白产业浪潮不可逆转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086

( 0 )

( 0 )

( 0 )

2025-05-27 10:30

近日,行业内桩桩件件大事围绕重组胶原蛋白展开。


一是华熙生物两次下场喊话,将胶原蛋白置于行业聚光灯下,二是美妆博主公开质疑,再次将重组胶原蛋白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无论是从消费终端,还是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并未就此减速。


与此同时,聚源生物在今天(5月26日)官宣了一起超亿元融资,由国投招商与越秀产业基金联合投资,用于企业在重组胶原蛋白及多型别功能蛋白研发与生产。这一消息的出现,无疑是对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发展潜力的极大证明。


640-1.png


整个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除了资本造势之外,整个医美行业也更需要重组胶原蛋白来讲述向上的故事。


医美市场新旧势力交替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玻尿酸龙头已然失速。 今年一季度华熙生物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爱美客营收6.635亿元,同比下降17.90%;昊海生科营收6.19亿元,同比下降4.25%。


这些数据的回落,并非是阐述玻尿酸材料的“过时”,也不完全是某一家企业的经营策略失误,而是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玻尿酸在适应症、安全性以及临床表现依然是最优。但在大量的用户教育内容下,玻尿酸市场的体系已经较为成熟,难以“开出新花”,而且自第一款玻尿酸产品获批至今,国内已经有60+合规的玻尿酸产品。


不同规格、型号、品牌的竞争趋向白热化,据方正证券研报指出,玻尿酸供给端红利期已经结束,供过于求,产能已经过剩。为了寻求“破局”,三剑客各出其招,出海、收购或是开发新材料。


而回看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各企业都在高速向上。今年一季度锦波生物营业收入为3.7 亿元,同比增长62.5%,归母净利润为1.7 亿元,同比增长66.3%。而巨子生物也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浪潮中,突破50亿营收大关,以新消费浪潮登场,席卷整个行业。


以消费端为支点集体爆发


新兴赛道的繁荣,最终要回归到消费市场的真实需求。


从消费端来看,胶原蛋白本身具备极高的消费者认知度,这为市场推广奠定了天然基础。而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突破,使得这一材料在纯度、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上有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640-1.jpg


但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在面对流量困境时,胶原蛋白的出现为整个医美市场注入了新奇的力量,即使以往难以成交的客户也会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尝鲜”;另一方面,Ⅲ类医疗器械资质也为规范化使用提供了背书。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否认资本对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品类的推波助澜。


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的医美机构,目前正在享受品类红利。截止到目前,锦波生物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累计应用已超过200万支,覆盖医疗机构4000余家。巨子生物的胶原蛋白敷料更是成为术后的第一选择,累计销售额突破百亿。


在需求端与资本端的双重加持下,重组胶原蛋白将在医美市场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不过面对成熟的玻尿酸市场,以及新兴的羟基磷灰石、ECM等材料,重组胶原蛋白也需要不断用技术来强化自身的实力。

尽管市场存在质疑,但消费端的真实需求,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是不可否认的局面。


曾经玻尿酸开创了一个时代,如今重组胶原蛋白正在定义下一个时代。无论舆论如何喧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产业升级的浪潮不会因任何杂音而停滞。重组胶原蛋白的爆发,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市场和资本的选择。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