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建福清开展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

    近期,福建省福清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医疗美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截至8月19日,共检查医疗美容机构22家、生活美容机构650家,累计发现问题隐患15个、当场作出行政处罚1家、立案调查8起。


    福清市市场监管局重点严打医美机构非法购销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医疗用毒性药品,在执法检查过程,落实“三查一追溯”(查资质、渠道、储存+电子追溯)与“三专管理”(专人、专柜、专用账册)。同时,以射频治疗仪、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等三类医疗器械为重点,核验医美机构备案信息与注册证号真实性,严格查处“无注册证、无中文标识、无冷链记录”的“三无”产品。


    针对部分生活美容机构违规现象,重点检查生活美容机构是否通过注射、微针导入等方式将妆字号的化妆品用于皮肤深层(如填充法令纹、除皱等),以及是否使用“无中文标签、无备案凭证”的化妆品从事侵入性服务等违法行为。


    整治期间,福清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福清市卫健局、市公安局对3家美容机构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活动。此外,福清市市场监管局督促指导辖区医疗美容机构和生活美容机构分别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医疗美容消费提示”和“生活美容合规经营告知书”,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共治格局。

    2天前
  • 华熙生物孵化的合成生物企业华熙唐安完成A轮融资

    华熙生物孵化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企业华熙唐安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先进产业基金和光明科发投资。该公司聚焦活性糖类分子的生物合成及创新药物开发,致力于打造领先的肝素聚糖全链条平台。本轮融资将助力其在肝素聚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2天前
  • ST美谷新增6007万元诉讼及445万元仲裁

    8月20日,*ST美谷(000615)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的传票和应诉通知书,涉及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为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被告包括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金环绿色纤维有限公司、奥园集团和广东奥若拉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诉讼请求总额约为6007万元,主要包括未付租金、逾期违约金、律师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此外,公司还涉及仲裁案件,申请人为襄阳国益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申请金额为445万元,主要包括担保代偿资金及相关费用。案件背景显示,控股子公司金环新材料和金环绿纤未如期偿还到期债务,相关债权人已采取法律措施。公司表示,案件对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将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2天前
  • 昊海生科子公司签署终止合作协议

    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因卡尔蔡司拟通过股份转换的形式收购亨泰光学100%股份,亨泰光学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公司子公司昊海控股与亨泰光学现有主要股东及利害关系人签署《终止合作协议》。各方同意在《终止合作协议》签署后,促使并确保亨泰光学与昊海控股、亨泰视觉共同签署《终止确认函》,并自亨泰光学与卡尔蔡司《股份转换契约》项下股份转换基准日前一日终止独家经销协议,亨泰光学主要股东及利害关系人向昊海控股支付终止合作补助金8000万元。


    独家经销协议正式终止前,各方仍应当正常履行相关协议;在相关交接工作完成后,各方促使并确保亨泰视觉少数股东金亨泰(厦门)贸易有限公司(“金亨泰(厦门)”)与昊海发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亨泰视觉截至2025年 9 月30日止账面净资产为依据计算股权转让价格,金亨泰(厦门)将其所持有的亨泰视觉45%股权全部转让给昊海发展,亨泰视觉将成为昊海发展全资子公司,继续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天前
  • 贝泰妮公开一项传明酸(氨甲环酸)生产工艺专利

    近日,贝泰妮公开一项传明酸(氨甲环酸)生产工艺专利(CN120504608A),涉及一种高纯度、高稳定性的传明酸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描述中多次强调该专利技术所得传明酸对标《欧洲药典》(EP11.0)、《美国药典》(USP-NF2025)标准,并表示“氨甲环酸产品要出口欧盟,需要符合EP11.0的规定”。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行业合规新思考|“水光针”产品如何在监管中受益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3525

( 0 )

( 0 )

( 0 )

2022-04-28 09:53

导读:3月30日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以下简称《目录》),此次调整,关于“水光针”和射频仪器的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目录》中明确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用于注射到真皮层,按照III类器械监管。


00001.png



国家对医美行业的监管越来越细分,“水光针”纳入正规军意味着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将得到改善,也意味着高标准合规的医美医疗器械厂商将在此轮洗牌中胜出。“水光针”走向合规化,原料透明质酸钠也应合规化、标准化。


作者|梦哲



01行业合规加速推进,“水光针”原料要打好基础


在新规发布之前,市面上使用的“水光针”远比在药监局备案的产品数量多,或者获批适应症和实际使用有很大出入。随着新规的发布,“水光针”纳入III类器械监管,市面上的正规“水光针”只会越来越少。


纵观我国水光针市场,规模大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有限的产品供给形成强烈对比。从上游厂商角度看,水光针定位明确后,各大厂商将加速推进产品申报,力争早拿证推出产品,尽早享受到合规市场红利期;从医美机构的角度看,严监管下机构将进一步减少不合规产品使用,短期内将推动相关合规产品的采购需求。


按照官方解释,“水光针”通常是指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一类复合溶液产品,通过注射至真皮层产生效果。所以对“水光针”的监管,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透明质酸钠上游原料的监管。


众所周知,中国是透明质酸钠原料生产供给大国,中国企业经过层层“通关”,已经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透明质酸钠原料。但相反的是,目前中国的医美行业仍然是进口透明质酸钠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尚未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


一款产品的市场份额一定是产品品质决定的。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都有这样一点共识,“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所以最终决定一款产品本质优劣的是原料,而工艺是负责进行创造的关键因素。


02从合规到高质,透明质酸钠原料要走几步


透明质酸钠的终端应用分为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医药级透明质酸钠对于质量控制最为严格,壁垒也最高。医药级产品市场可进一步细分为医疗美容、骨科治疗和眼科治疗三个领域,并且医疗美容领域的应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高于骨科和眼科,所以医美领域的透明质酸钠原料是整个行业中品质要求最高、需求量最大、市场潜力最大的。


虽然中国是透明质酸钠供给大国,但是在国内拥有GMP证书的透明质酸钠生产企业只有两家,分别为众山生物和华熙生物。随着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钠终端产品线的不断拓展,企业也越来越朝着“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发展。众山生物则一直在原料端钻研且拥有原料药登记号为A状态,是一家专研&只做玻璃酸钠原料的企业。


原料的合规是品牌合规的基础,原料的优劣也影响着产品的优劣。所以决定一款透明质酸钠原料足够优秀的两大因素:一是合规;二是高质。


从合规的角度来看,企业在生产医药级透明质酸钠时,需要经过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质量审核和稳定性考察,还需要药厂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文号等,整个过程一般需要 2-5 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将GMP定义为指导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值得一提的是,取得药品GMP认证证书的企业(车间),在申请生产新药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优先受理。所以有取得GMP认证的原料企业在新品获批上就占据了优势,据了解,众山生物是取得了这一认证资质的。


尤其是近期众山生物依据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透明质酸钠YY/T 1571-2017行业标准,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系列MEDIHYA® I和MEDIHYA® S,可应用于Ⅱ、Ⅲ类医疗器械。


00002.png


在行业内,YY/T 1571标准规定了用于外科植入物的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透明质酸钠的要求以及实验方法,适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及其支架材料的透明质酸钠。所以依据这项标准推出的产品是精准符合透明质酸钠专业要求的。


00003.png


从原料质量上来看,影响甚至决定透明质酸钠质量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内毒素和微生物。内毒素是致热源物质,超标可引起人体发热、热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生产工艺中增加相应步骤去除内毒素,工艺用水应为符合《欧洲药典》的纯化水。微生物要求<10 cfu,生产中通过控制pH、温度、乙醇用量、过滤、纯化等步骤控制微生物。


可以简单理解为内毒素和微生物含量越低,质量越高。其中众山生物旗下的MEDIHYA® I的核酸(< 0.1),内毒素(< 0.005 EU/mg)以及蛋白含量(< 0.05%)等均远远低于YY/T 1571标准限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高质、合规的原料到一款优秀的产品品牌之间还横亘着一个运输难题。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对从事Ⅲ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实行经营许可管理,经营单位需持有《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生产工艺、无菌保存等要求,也会远高于Ⅰ类和Ⅱ类医疗器械。


所以从原料生产完成到输送至上游厂商,技术把控也同样重要。众山生物深耕透明质酸钠原料多年,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运输方案,温控体系能够保证运输过程温度适宜、产品安全有效。


在当下监管越来越严格和细分的情况下,尤其是关于“水光针”监管新规的施行,让行业几乎“无针可用”,产品不合规、品质差、超范围超剂量注射等现实问题给被注射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一再触动行业和社会的神经。强监管或许短时间内难以让业内人适应,也让很多产品开始“不合规”,但是长期看,绝对是一个利好行业的举措。作为上游厂商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努力钻研产品,从原料到工艺,再到品牌宣传,都要达到合规合法,未来,品质优秀的产品将为企业赢得更多话语权。


如有读者希望对接“众山生物”

可直接拨打电话咨询:0532-80821290

于女士  13176866710


00004.png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