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2025-09-12 16:32
  • 欧邦琪透明质酸钠凝胶皮肤充填剂获FDA批准

    9月11日,沃尔登卡斯集团宣布,公司旗下Obagi Medical品牌的首款透明质酸注射用凝胶Obagi® saypha® MagIQ™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产品由奥地利科罗马制药研发,采用专利 MACRO Core 技术,能形成稳定的三维透明质酸基质,旨在提供自然效果、均匀分布及可预测的注射体验。沃尔登卡斯计划于 2026 年在美上市,并与现有护肤业务形成协同,推动 Obagi Medical 成为集护肤与医美为一体的领先皮肤学品牌。

    2025-09-12 16:31
  • 朗姿股份拟9247万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股权

    9月10日,朗姿股份(002612)公告拟以9247.5万元现金收购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67.50%的控股权。这一交易既是其医美全国布局的关键落子,也是 "体外培育 + 成熟收购" 模式的再度实践,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朗姿的资本运作路径备受关注。


    截至2025年3月31日,重庆米兰柏羽100%股权评估值1.37亿元,对应67.5%股权价9247.5万元。标的业绩支撑显著:2024年营收1.48亿元、净利514.77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800万元、净利401.89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2025-09-12 16:31
  • 叮当健康加码“创新药”布局 与礼来达成合作

    近日,即时健康到家服务企业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健康”)与礼来集团(以下简称“礼来”)达成合作,继北京地区之后,叮当健康在广州、深圳的药房正式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

    2025-09-11 15:35
  • 绽妍生物正式挂牌新三板

    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绽妍生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绽妍生物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绽妍生物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类(医用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两大板块,具体来看旗下拥有专注肌肤问题修护的“绽妍”、婴幼儿皮肤学级护理品牌“绽小妍”及生物活性复合酸品牌“德菲林”三大核心子品牌。

    其中,“绽妍”品牌在中国皮肤屏障修护医用敷料市场表现强劲,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敷尔佳与巨子生物。


    2025-09-11 15:35

 医美行业观察

“祛斑”无效起纠纷,是激光治疗“太弱” 还是黄褐斑“太强”?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645

( 0 )

( 0 )

( 0 )

2022-06-13 11:51

导读:前几日,一则关于宁波美莱客户花费1.5w“无效祛斑”闹纠纷的事件上了新闻。 


作者|Cynthia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一名30多岁的史女士因长黄褐斑,在 “宁波美莱整形” 购买了超皮秒嫩肤、激光治疗、果酸治疗等多个项目,共计约15000元,直到疗程结束却未见效果,引起客户不满提出了退款的要求。双方协商不一致,最后经医调会调解,退款4000元。


黄褐斑,一直都是医美纠纷客户投诉的“重灾区”。随着年轻人肌肤问题频发,患上黄褐斑的几率也不断增高,但黄褐斑投诉率也居高不下。


黄褐斑改善究竟有多难?为何激光治疗不能改善反而会加重?怎么治疗才能加强治疗效果?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


1 成因复杂,难治愈、易复发改善黄褐斑真的难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成因复杂,难治愈、易复发是这种病症的三大特点。因此,黄褐斑问题改善的棘手程度要远超其他色斑问题,这不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还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可能。


1.成因复杂


改善黄褐斑首先难在成因复杂上。普通色斑形成的原理,大多都是紫外线激活了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分泌出大量黑色素导致的。


而黄褐斑成因非常复杂且不明确,在《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到: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主要发病因素,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也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已知影响黄褐斑产生的原因分别为:激素水平、紫外线、遗传因素、屏障受损、炎症反应、黑色素沉积等等。而其中激素水平的高低对女性影响尤为明显,容易形成孕期黄褐斑。研究表明,女性长黄褐斑几率远远大于男性,其中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9%~20%易发黄褐斑。


2.难治愈


第二,黄褐斑难在治疗时间长,很难彻底治愈。由于产生黄褐斑影响因素较多,并且跟个人体质有极大关系。


因此,每位患者的情况不一,原因不同,医生在对症下药过程中较难把控,需要更为详细且精确的面诊问询,进行剖析,然后针对性给治疗方案,即使这样要想彻底改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黄褐斑虽然不能被根治,但是可以皮肤长期处于稳定期,不会引起其他连锁问题。


3.易反复


淡化黄褐斑是一个长期过程,容易反复。尤其是一味地追求快准狠,采用光电项目去除,其会导致复发率升高和炎症后色素沉着。反黑可能要远远高于雀斑、色斑等,甚至比用激光治疗前颜色更深,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 为何激光治疗不能改善黄褐斑 反而会加重


很多医美机构急于求成,用改善色斑、雀斑的方式选用激光给顾客治疗黄褐斑,但在初期对淡化黄褐斑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很有可能加重。


在《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中表明:黄褐斑临床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要进行分期分型的治疗。在活动期,避免光电治疗及化学剥脱术,应选择基础治疗配合系统药物治疗;稳定期则在系统及外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果酸,化学剥脱术、光电等综合治疗。


目前,黄褐斑的真正成因尚未明确,但是现在医学上研究已明确表明,活动期的黄褐斑伴随着屏障受损、刺激性炎症,导致炎症性色素沉着。也就是说,黄褐斑的治疗首先要做的是针对皮肤屏障的修护、慢性炎症的治疗。


而激光类医美项目则是通过光热作用到皮肤,会对皮肤屏障造成一定损伤。尤其对于处于脆弱敏感和炎症反应状态的黄褐斑患者来说,很有可能会再次加重皮肤炎症,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关于这点,在《光声电治疗术后皮肤黏膜屏障修复专家共识》研究中业也提到:随着光声电能量设备,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远期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


如果一边做激光治疗,一边加剧肌肤屏障受损炎症发作,会让黄褐斑患者的皮肤一直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


3 如何做好黄褐斑的管理?


改善黄褐斑是一件长期的皮肤管理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分阶段进行改善。 


《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出治疗原则建议:要以减少黑色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为指导原则。


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护肤品、美白类护肤品,结合临床分期与分型,联合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和中医药治疗。


由此总结出来我们要想淡化黄褐斑,需要做好以下4个管理,分别是心理预期管理、皮肤屏障与炎症修复管理、焕肤美白管理、医美联合治疗管理。


1. 做好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管理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机构,对待黄褐斑问题上都普遍缺乏耐心,要明确思想:不是所有皮肤问题都可以通过“快餐式”医美进行解决。前期医生与顾客进行沟通时,尽可能要做好顾客的心理预期管理和术前面诊工作,不要过度承诺,避免出现后续纠纷问题。


2.做好皮肤屏障与炎症修复管理


皮肤屏障和炎症修复管理,是黄褐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尽可能减少加剧皮肤刺激的诱因,注意脸部清洁方式,不要摩擦不要过度去角质 其次,要做好防晒工作,降低紫外线对皮肤屏障和炎症的进一步刺激。 


3.焕肤美白管理


改善黄褐斑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温和进行焕肤代谢和美白管理,建议口服+外用护肤的形式。目前已有明确研究表明,口服氨甲环酸对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淡化黄褐斑能起到有效治疗作用。而焕肤酸类产品,则能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温和地促进色素代谢排出。


4.医美联合治疗的管理


黄褐斑治疗到了稳定期,皮肤屏障和炎症得到一定改善后,可以选取医美项目的联合治疗。但不建议强激光类的项目,而是推荐光子+中胚层或纳晶/微针+氨甲环酸的联合治疗方案。


纳晶优秀促渗技术,能快速打开皮肤通道,增加氨甲环酸透皮给药的效果,使得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更好。而微针+氨甲环酸的疗法对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也均有疗效,其通过破皮渗透的形式,增加药物的渗透,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黄褐斑患者VEGF水平,起到淡斑效果。


黄褐斑的改善与管理,是医美护肤领域一个复杂难题,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皮肤屏障和炎症问题的频发,造成越来越多求美者受到黄褐斑的困扰。


医生和机构们也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对黄褐斑症状和成因研究,快速高效地找到问题肌肤改善的更优解,同时不断提高皮肤医学知识的专业性,精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多维度提高自身医美差异化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